首頁>要聞 要聞
王指倒、六百帝、季挖挖,紀檢辦案先查綽號
綽號往往是腐敗的信號
《中國紀檢監察報》曾刊文稱,官員綽號之中見民意。老百姓給官員起綽號,要么是“口碑”,要么是“警示鐘”,其實都是一種另類的民意表達,反映出官員在群眾心中的位置。
“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官員的所作所為,以及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他們最有發言權。所以,了解一個干部,評價一個干部的德能勤績廉,從他對群眾的態度中,從群眾的街談巷議中,就能夠略知一二。
(“表哥”楊達才受審)
《求是》雜志則認為,貪官綽號的背后有三層意味,首先是權力的任性。得綽號的貪官無一不是或把自己手中的權力用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或跨越權力的邊界,染指并不屬于自己職權范圍的決策,最后導致官怒人怨,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其次,貪官綽號的背后是腐敗的身影。綽號一般代表了貪官的行事風格,我們往往能從中找到貪腐官員“東窗事發”的蛛絲馬跡。腐敗官員的綽號并非案發后才有,而是案發前就廣為流傳。甚至有專家稱:“官員的綽號往往是腐敗的信號。”
再次,貪官綽號的背后是民心的向背。政策好與壞,人民群眾最為關注,也最有發言權。百姓看人識面不會走眼,能夠廣為流傳的貪官綽號,一定是凝聚了民心,順應了民意,代表著人民群眾對貪官的憤恨和控訴,是人民群眾對為官者施政效果的最好評判。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王指倒 六百帝 季挖挖 紀檢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