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接孩子遭遇尷尬時間差:“三點半難題”怎樣破解
——編 者
“我的兩個孩子都上小學,還是不同學校,真有點撓頭。”天津市民王先生略顯苦惱地說,“以前覺得接孩子很簡單,但真不是這樣。孩子放學太早,總得請假來接。”
放學時間早,家長下班晚,這個尷尬的“時間差”,讓接孩子成為了許多家庭的“三點半難題”。
糾結
要么請假早退,要么向“銀發族”求援
江蘇省南京市民朱女士的一對雙胞胎兒子今年上小學四年級。她和丈夫這樣分工:丈夫上班地點較遠,每天早晨先把孩子送到學校;而下午放學時,單位離得較近的朱女士去接。“因為要提前接孩子,我已經是單位請假早退的‘老油子’了。”朱女士坦言,平時很少有完全屬于自己的閑暇時間,“等到他們長大一些,上了中學,就可以輕松點了。”她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如果實在抽不出時間接送孩子,不少父母會向老一輩求援。4月5日下午,快到放學時間,北京市呼家樓中心小學校門口逐漸被家長圍攏起來,其中不少是“銀發族”。63歲的歐陽苑華也站在校門口,來接一年級的小外孫。“說心里話,我更喜歡湖南老家的天氣,還有吃的、玩的,我就是心疼女兒太辛苦了,過來幫他們一把。”在她看來,學校下午三四點鐘放學還是太早了,孩子的父母一般還沒有下班。這個時間點甚至對一些老年人來說也很尷尬,“牌友們都不愿意和我們這些接孩子的老人一起玩。為什么?大家正在興頭上,你要去接孩子,時間長了,他們當然不帶你玩。”歐陽苑華無奈地說。
辭職
覺得孩子最重要,全職媽媽在變多
雖說請老人接送孩子是個法子,但隨著社會進步,現在的老年人也越來越注重個人空間和時間自由。“說有事兒吧,孩子上學走了好像有空了;說沒事兒吧,老姐妹們想去個景點還是不敢,擔心趕不回來,孩子沒人接。”據歐陽苑華觀察,很多老年人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如果要去接送孩子,一切都沒法保障。老人也幫不上忙,家長怎么辦?
在天津市睦南公園,下午放學后,一群孩子在廣場上玩耍,旁邊家長或坐或站聚在一起,以老人居多,邊聊天邊用余光看著孩子。市民富女士是個例外,她與女兒各執繩子的一端,正在玩花樣跳繩,“我不用請假,現在全職帶她”。
富女士的女兒上的是私立小學,放學時間比公立學校晚一點,但即便這樣,父母倆同樣沒法接孩子。而老人在外地老家,由于種種原因,沒法過來幫忙。
“今年剛辭職,很糾結,這么年輕一直不做事不行,全家靠老公一個人掙錢,壓力也大。”富女士的身邊雖然也有朋友辭職,但又找了一份可以在家辦公的設計工作。“我也想找一份兼職,時間自由,又能照顧孩子,但這種工作太不好找,大部分企業還是希望集中管理。”富女士說。
富女士并非個例,孩子今年剛上小學三年級的昆明市民陳女士也全職在家。“現在小學放學太早,沒人接不放心。”陳女士有自己的苦衷,“這幾年孩子對全面教育的需求不斷提高,上各種補習班、特長班都離不開家長,身邊像我這樣的全職媽媽也在變多。”
曉丹和老公都是江蘇人,大學畢業后就在南京安家了。現在女兒已經上幼兒園了,由于雙方父母都有客觀情況無法長期留在南京,曉丹索性辭了工作。“我也曾經糾結過,畢竟希望能夠有自己的事業,但還是覺得孩子最重要,能把孩子培養好也是值得。”
編輯:梁霄
關鍵詞:孩子 尷尬 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