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強化黨內監督
三、 切實把黨內監督做到位
《條例》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黨的建設的新理念、新做法、新經驗,堅持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理論、思想、制度構建體系,圍繞權力、責任、擔當設計制度,把黨內監督制度提升到了新高度。當前的任務是嚴格按照《條例》要求,切實落實黨內監督責任,確保黨內監督取得應有成效。
健全監督體系。加強黨內監督首先要明確“誰來監督”。以往有一種模糊認識,認為黨內監督就是紀委監督。這是不全面的。我們黨的黨內監督,是包括8870多萬名黨員、440多萬個黨組織在內的全黨監督。《條例》規定,要建立健全黨中央統一領導,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律檢查機關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的黨內監督體系。這就要求全黨各級組織和黨員,按照《條例》要求,找準位置,自覺履行監督職責。主要是,黨的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全面領導黨內監督工作;黨委(黨組)在黨內監督中負主體責任,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黨委常委會委員(黨組成員)和黨委委員在職責范圍內履行監督職責;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要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黨的工作部門要加強職責范圍內黨內監督工作;黨的基層組織要監督黨員切實履行義務,維護和執行黨的紀律;黨員要積極行使黨員權利,加強對黨的領導干部的民主監督。這一監督體系有效克服了監督主體分散的弊病,明確了各類監督主體的責任,攥緊拳頭形成了強大的監督合力。
抓住監督重點。黨內監督范圍廣,涉及面多,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須突出重點。首先,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作為“一把手”的主要領導干部,能不能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能不能帶頭加強黨內監督,對黨的事業發展起著關鍵作用。為此,在黨內監督中必須抓住“關鍵少數”,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其次,黨內監督的主要內容是遵守黨章黨規和國家法律,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民主集中制,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黨的干部標準,廉潔自律、秉公用權,完成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部署的任務等情況。再次,黨內監督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是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管黨治黨寬松軟,進而保證黨組織充分履行職能、發揮核心作用,保證全體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證黨的領導干部忠誠干凈擔當。抓住這些重點,黨內監督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把握監督原則。“怎樣監督”是決定黨內監督成敗的關鍵。按照《條例》要求,必須堅持有領導權力就要負監督責任,努力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堅持問題導向,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增強現實針對性;堅持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堅持民主集中制,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堅持黨內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規范黨內監督與其他監督方式的關系,實現依規治黨與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持務實管用,兼顧必要性和可行性,總結實踐經驗,提煉管用實招。將原則的堅定性與方法的靈活性緊密結合,確保監督到位。
創造監督條件。黨內監督是全黨的實踐活動,要貫徹執行好《條例》,必須積極創造有利于推動黨內監督落實的條件。首先,積極營造寬容批評的環境。黨組織和主要領導干部要有聞過則喜的境界,努力營造寬松和諧、倡導批評、鼓勵監督的環境,保障黨員監督權,鼓勵支持黨員在黨內監督中積極發揮作用。其次,推進黨務政務公開。堅持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保障黨員知情權,以信息公開透明為黨內監督創造前提條件。再次,拓寬黨內監督渠道。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探索“網上監督”等多種形式,力求實現黨內監督“零障礙”。最后,黨組織和主要領導干部要積極回應監督、真心實意接受監督,及時整改、報告、反饋。無論哪一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對來自黨員干部的監督,都必須高度重視、誠實相待,做到有問必答、有錯必改,決不能虛以應付、居高臨下,一副老爺派頭。領導干部職位越高、崗位越重要,越要坦誠接受監督。對批評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工作建議,要認真研究,積極采納。只有真誠回應監督,切實改善領導、改進工作,才能推動黨內監督不斷落到實處。
(作者: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監督 黨內 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