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國際高新企業為何流行“搬回市區”
如果成立了一家高新技術小企業,你會選擇把它安在哪里?現在國際上流行的做法是“搬回市區”,即向大都市中心城區集聚。例如,倫敦硅環、劍橋肯德爾廣場、波士頓創新區是當地政府看重的政策和規劃計劃;紐約硅巷成為超過500家新公司的所在地;西雅圖南湖成為生命科學機構的新樞紐。
在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兩大背景下,研究分析國外大都市以“創新街區”推進中心城區提升創新能力的經驗,將對上海提升創新能力有所啟發。
“創新街區”有啥好處
“創新街區”有四個方面的顯著特征:一是要具備“城市特質”,即復雜性、高密度、文化與人口結構的多樣性以及新舊事物的層次性。二是要部分或全部地整合創新企業、教育機構、創業者、學校、金融機構、消費性服務業等經濟活動要素。三是位于城市內部的高密度城市化區域,且具備免費與半免費的公共空間、混合功能開發的空間要素。它可以是中心城區,也可以是歷史性濱水空間;既包括“支柱核心型創新區”和“城區再造型創新區”,也包括中心城區非支柱型創新區。四是要有便利的交通和互聯網基礎設施等。
“創新街區”的形成過程中,有創新企業、知識員工和地方政府三個關鍵的行動主體。從經濟理性人的角度來看,只有當創新街區建設能給三個行動主體帶來收益增加,才能形成內在的最大動力。
對創新企業而言,良好城區生活環境能更好地獲取知識“溢出效應”。對于創新活動而言,知識可以通過人際接觸和跨企業流動進行有效傳遞。高科技產業集聚發展已經表明,在傳遞隱性專業知識過程中,基于共同的目標和工作分享文化的社會關系和非正式互動十分重要。例如,在午餐或在高爾夫球場上面對面的接觸和討論,被視為硅谷型產業集群成功的關鍵。同時有研究表明,良好城區生活環境的軟區位因素對吸引創新企業和知識員工有積極的作用。
對知識員工而言,辦公空間的演變推動員工傾向具有良好生活環境的中心城區。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企業辦公的時尚是遵循設計師所謂的“通用規劃”——成排的獨立隔間。然而,這種排列相同小隔間的傳統方法被證明降低了生產率和工人之間的溝通,并最終阻礙了創造力。當創新成為知識經濟的關鍵因素后,企業逐步認識到創新基本上是社交活動的結果,于是開始打造多樣性的辦公空間,如開放樓層規劃、靈活空間和“非領地型”辦公規劃等,并開始建立規范以提高部門間合作、日常溝通等。
對地方政府而言,可以促進中心城區復興并提升城市經濟彈性。從國際上看,原先城市郊區化過程中遺留的“城市疤痕”空間大、成本低,成為城市復興的機遇區,其觸發點正是2008年前后開始的經濟衰退。地方決策者開始認識到創造就業的主力軍是中小型企業,因而提出大力發展創業公司和小型企業的政策計劃,以幫助城市緩解經濟衰退和降低失業率。在政府的適當干預下,初創型和中小型企業得以用較低的成本入駐中心城區“創新街區”。而隨著企業收益上升,地方政府的綜合收益也得到提升,這是一種雙重經濟理性行為。
波士頓帶來什么經驗
從紐約硅巷、倫敦硅環、劍橋肯德爾廣場等典型街區的發展來看,它們在轉型初始階段,基本上都是靠市場化因素推動,特別是與私人開發商對區域的改造升級有關;在轉型至一定階段后,地方政府才開始進入,并推動實施相關的政策計劃。
不過,這里面也有例外。與大多數美國城市一樣,2008年后波士頓遭遇經濟衰退帶來的高失業率,地方政府開始迫切需要尋找能夠創造就業、刺激增長和振興中心城區的經濟發展機會。在這個背景下,2010年波士頓宣布了一個新的城市更新計劃:在南波士頓濱海地區規劃建設一個“創新街區”。經過5年的開發,這個地區的科技公司貢獻了30%的新就業增長。其中,11%的新公司是教育和非營利組織,21%的新工作集中在創意產業,16%在生命科學或綠色技術領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由地方政府主導打造的“創新街區”。
在建設過程中,波士頓的規劃主要策略有:一是促進合作。創建緊密的生態系統以促進創造性增長,將小公司與大公司相互交織;二是提供“公共空間+規劃”。建立豐富的合作開放空間和場地,并創建街區會客廳。三是發展24小時的社區。建設創新住房,提供居住工作空間,并吸引世界一流的餐廳和文化機構,營造活躍的夜生活。
具體從規劃建設過程來看,土地利用是波士頓形成“創新街區”的關鍵因素。首先,非住宅用途的總建筑面積的20%用于創新空間,包括實驗室、小企業孵化器、研究設施、設計和開發用途、汽車共享或自行車共享服務,從而為城市帶來新增工作等。其次,推出項目助力“微型單位”創新發展。這個項目共有832個單位,其中有96個租金較低的“微單位”。第三,打造開放空間,如綠色海港、法院廣場、海港山和公園。值得一提的是街區會客廳,作為街區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吸引人才和商業,由非營利運營商以5年一美元價格運營,還提供會場補貼,相當于為租借公司節省了100萬美元的費用。
上海可以借鑒哪些做法
當前,上海正在向內涵式發展轉變。在這一過程中下,有必要發揮中心城區在推動城市創新能力提升中的積極作用。
一方面,積極制定和發揮政策工具對“創新街區”建設的引導作用。“創新街區”的規劃建設,需要靈活空間以促進新經濟、初創企業的增長。積極實施中小公司相互交織、功能混合開發、公共空間以及24小時社區建設等關鍵規劃策略。推進街區公共創新中心的建設,以促進交流和溝通。公共部門可以繼續鼓勵創業公司和大公司的組合,并盡可能創造廉價的辦公空間。
另一方面,鼓勵私人開發商在“創新街區”開發建設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例如,推動私人開發商開發小型企業、創業企業可承受的靈活辦公空間,并輔以街區政策支持。在推進建筑物內部更新改造過程中,重點考慮增加零售公共空間,推動樓宇大廳與一樓的公共空間自然銜接,并與外圍開放空間互通;鼓勵私人開發商提供新公共福利,承擔創業企業入駐風險,等等。
(作者:鄧智團 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戰略與規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創新 空間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