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建設天藍水清地凈的美麗中國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答記者問
我國目前大氣治理進展如何?環保法實施面臨哪些困難?如何提高公眾環境參與度?針對百姓關心的熱點話題,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9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一一回答。
陳吉寧在回答記者提問。光明網記者 孫佳涵攝/光明圖片
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喝上干凈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這不僅是人民群眾的強烈呼聲,更是政府的施政所向。
陳吉寧首先談到大氣污染治理。他舉例,2016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8%;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重點地區,平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分別下降33%、31.3%、31.9%。“如果從3年來的情況看,變化是實實在在的,是顯著的。”陳吉寧表示。
針對水污染治理,陳吉寧說:“我們落實了‘水十條’確定的943個國家考核斷面及水質目標要求,建設了52個省級斷面水質自動站,對126個省界斷面開展聯合監測。在長江沿線完成和正在治理黑臭水體421條,281家省級以上的工業聚集區全部建成了污水處理設施。”陳吉寧介紹,2016年沿江11省市Ⅰ到Ⅲ類的水質斷面比例是75.2%,提高了2.8個百分點。
土壤污染事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治理投入高、難度大。“土壤污染治理不是粗放的無序治理。首先是預防,其次是風險管控,最后是安全利用。”陳吉寧回應,治理土壤污染要做好兩大基礎工作:要摸清家底,開展土壤污染的詳查;要建立健全法規標準體系,推動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制定。
環境守法的態勢正逐步形成
新環保法已經施行兩年多,法律正在彰顯威力。“兩年來各種配套的法規不斷完善,也在不斷地加大執法力度,宣傳培訓工作全面展開,總的看,環境守法的態勢正在逐步形成。”陳吉寧說。
徒法不足以自行。從一些地方反饋情況看,有法不依仍然存在。對此,陳吉寧認為有多方面原因,但首先是制度還不健全,個別條款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如說,按日計罰這個效果非常明顯,但是法律要求,企業違法排污拒不改正的,才能啟動按日計罰。”陳吉寧舉例。
部分地方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的職責落實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對環境保護法落實任務的分工不明確,越到基層越衰減。”陳吉寧坦言,環保法規定的部門職責只有一半在環保部門手里,大氣污染防治法中,環保部門的職責只占三分之一,下一步要明晰各部門的責任。
環境執法能力不足,影響了法律實施的進程和效果。陳吉寧表示,很多地區特別是區縣級環境監管的人員不足、裝備老化等問題十分突出,很難適應日益繁重的監管任務。
提高公眾的環保參與度
環境問題是一個公共利益問題,唯有共治才有共享。“我們在部署2017年環保工作的時候,把環保的宣傳教育作為核心工作,而過去這不是核心工作。”陳吉寧說。
2015年,環保部出臺了《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各地建立了一些公眾參與的示范試點。陳吉寧透露,目前正在修訂《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通過明確建設單位的主體責任,優化公眾的參與程序和方式。“我們正在聯合民政部,制定關于加強對環保社會組織引導發展和依法管理的指導意見。”陳吉寧說,這份文件出臺后,會進一步引導和加強環保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陳吉寧表示,環境教育要進校園,還要進課堂、進家庭和社區,在環境教育上,最大的問題是不具體化,理念多、口號多,但是具體怎么做,教得少,這是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
“我在這里期盼每一個人不要成為環境問題的旁觀者、指責者,要成為解決環境問題的參與者、貢獻者,只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我們就會更好、更快地實現天藍、水清、地凈的美麗中國”。陳吉寧呼吁。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陳吉寧 環保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