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志愿者為長眠朝鮮151位吉林籍志愿軍烈士尋親
3 苦尋不到的痛 突然而至的消息讓親人哽咽
松原地區找到了一位烈士的親人
昨日,這份名單引起廣泛關注,很快傳來喜訊。昨日下午,吳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找到了籍貫松原的43軍128師382團張文舉烈士60歲的侄子張鳳忱。張文舉的籍貫是扶余大三家子公社東溝屯,現在這個地方叫扶余縣陶賴昭鎮小南園村。
這是一個讓人振奮的好消息,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張鳳忱。張鳳忱沒見過自己的叔叔,叔叔參軍時還未成家,這么多年,他四處尋找叔叔安葬的地方,父親臨終都無法釋懷。“太驚喜了,沒想到。我沒見過叔叔,但爸爸在世時常念叨叔叔,那時家里窮,他們相依為命長大,后來叔叔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后再沒回來。剛才通過網絡我看到了叔叔的墓碑,他在開城市六號墓,能看到他的墓已經很滿足了。”張鳳忱聲音哽咽。過去幾個小時后,他仍無法相信這是真的,感謝這些志愿者,讓他圓了一家人的夢。
兩代人找了60多年還沒找到
遼源的尹女士78歲了,她和吳先生都是這個志愿者團隊的,她是團隊中唯一的吉林人。她和父親兩代人找尋她的叔叔60年,從東北到廣州,一直未能找到。她和叔叔相差的年歲不多,跟叔叔的感情很深。
目前尹女士居住在沈陽,記者和她聯系時,她多次表示感謝,她說,雖然沒找到自己親人,但希望像她一樣尋找抗美援朝烈士親人的人能如愿。“爸爸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找到他的弟弟,后來我繼續找,去當年叔叔所在部隊、民政部門,也拜托那些去朝鮮掃墓的人幫助尋找,但一直沒找到,我多希望在身體還硬朗時去他墓前看一眼。”尹女士很傷感。尹女士的叔叔叫尹鴻儒,當時所屬部隊番號是42軍125師375團,1951年12月在朝鮮犧牲。
4 烈士親屬信息很少 找尋很困難
昨日,記者就幫助151位吉林省烈士尋找親人一事咨詢了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建議到民政部門查找烈士的檔案。榆樹、雙陽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認為,這份信息來自民間,按照以往慣例,通常以官方公布的信息為準。需要得到官方認可,民政部門才能配合查找。農安民政部門表示,可以幫助核實信息,確認烈士身份,但不掌握家屬信息。九臺的民政部門也表示可以到民政部門查找烈士檔案。因名單中烈士籍貫在長春市區的人很少,南關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告訴記者,目前南關區只有7個村,都是城中村,這份信息中的兩位烈士籍貫所在地現在都沒有了。工作人員付女士要去了兩位烈士的信息,稱可向轄區街道社區發布,看能否找到線索。
“區里沒有烈士檔案,前幾年,換過一次烈士證,只有換了烈士證的烈士親人的信息,一般是評定烈士證的機構發烈士證。”付女士表示,各街道、社區對于60多年前的信息能掌握的幾率不大。雖然各地民政部門都有烈士檔案,但烈士檔案里關于烈士親屬信息的資料很少或者沒有。除非有人在民政部門登記了尋親意愿,而這次發布的烈士名單恰巧與登記信息吻合。
編輯:梁霄
關鍵詞:志愿者 長眠 朝鮮 吉林籍 志愿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