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電商法讓網購維權有章可循
■■工商登記成為關注焦點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趙占領表示,此次電商法草案中最大的亮點是要求電子商務經營主體進行工商登記。
根據草案規定,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應當依法辦理工商登記,但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個人技能提供勞務、家庭手工業、農產品自產自銷以及依照法律法規不需要進行工商登記的除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電商法起草領導小組組長呂祖善對此表示,從電商法立法起草到開始形成草案,工商登記問題就成為了一直以來爭論的焦點。根據工商總局對電子商務的若干規定,自然人的網店在平臺應當登記真實的身份信息,具備條件的,可以進行工商登記。
“我們做過不少調查,發現大量自然人網店是小規模的,比如農民家里種西瓜、葡萄,賣兩個月不賣了,西部山區賣核桃、紅棗,也是賣兩個月就不賣了。另外還有很多服務是一些人的第二職業,如下班后給別人打掃衛生、擦玻璃的家政服務;一些沒有找到工作的大學生和一些殘疾人,臨時開網店賣物品等。電子商務發展到現在,應該說具備登記條件的網店越來越多,但基于以上考慮最終沒有‘一刀切’,對自然人開網店作出了目前的規定。”呂祖善說。
“早些年,為了鼓勵電商發展、促進就業,沒有強制電子商務經營主體進行工商登記。但這些年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已經對線下實體店帶來一定的沖擊,同樣作為經營主體,線上線下應公平競爭;此外,對于執法層面來說若沒有工商登記,也無法有效地追溯責任和幫助消費者維權,因此工商登記是趨勢所在。”趙占領對記者說。
但也有業界人士表示,擔心強制采用工商登記辦法后,會使電商行業規模、平臺商品以及行業創新出現大幅度縮水。對此,趙占領表示,前期不是所有的電子商務經營主體都需要登記,另外在電商法草案制定時加入了產業政策的考慮。對于符合工商登記的經營主體設置了一些門檻,對于個人賣家網店來說沖擊應該不是很大;另外采用工商登記對于經營主體來說也會是一種保護,如若沒有工商登記,網店店鋪的名稱在受到侵權、網店名譽在受到詆毀時都無法做到有效保護。
“當然,目前電子商務的發展仍然處于高速成長期,還是需要采取一些包容、寬容的政策。如在工商登記后電子商務收稅是早晚的事,但肯定也不是所有電子商務都要收稅,在稅制上還是會考慮產業的發展有一些彈性,會給電商發展留一些創新的空間。”趙占領最后說。
編輯:梁霄
關鍵詞:電商法 網購 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