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挖掘圍樓文化 “文藝名家看始興”采風活動深入始興
廣東省始興縣是我國南方客家人的重要聚集地之一,被稱為“中國圍樓文化之鄉”。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至今聳立著的249座客家圍樓,是客家先賢寫在這片土地上的重要文化符號。“千年古縣”始興至今仍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有村必有圍,無圍不成村”。走在始興的田野鄉間,各具特色的圍樓點綴在青山綠水中,為質樸的鄉村氣息平添了幾分神秘感。
廣東始興縣的民俗藝術家們在滿堂客家大圍為文藝家們展現精彩民俗節目 董磊攝
作家、攝影家深入到廣東始興圍樓采風 董磊攝
參加采風的文藝家被號稱“嶺南第一圍”的滿堂客家大圍震撼 董磊攝
為了深入挖掘始興圍樓文化,深刻展示圍樓的魅力,由中國藝術報社、廣東省始興縣政府主辦的“千年古縣 福地始興——文藝名家看始興”采風活動于12月15日至18日在廣東省始興縣舉辦,卞毓方、劉家科、興安、張瑞田等著名作家和侯智寬、于志新、張安華、陳凱輝等著名攝影家來到始興,用他們獨特的藝術眼光,重新審視圍樓文化之美,并為始興圍樓今后的保護與開發建言獻策。
在始興期間,文藝家們參加了“千年古縣 福地始興”2016首屆始興圍樓文化節開幕式暨采風活動啟動儀式,并專程到永成保障圍樓、紅圍、萬古觀光圍、竹苞松茂圍、滿堂客家大圍、筆子藪圍等地參觀、采風,深入領略了始興客家圍樓文化,大家對始興圍樓所展現的建筑藝術、人文藝術極為贊賞。
中共始興縣委書記黃令遙表示,始興圍樓是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建筑之一,主要為青磚圍樓、泥磚圍樓、石圍樓,從平面上看,這些圍樓有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型,頂部有尖峰狀的、鍋耳狀的,等等。始興圍樓建筑設計秉承了我國南北建筑風格之精華,融合北方四合院的共同居住功能,再加上軍事防御外敵和匪盜之功效,其獨特的造型、完備的功能、堅固的結構代表了客家人先進的建筑技術與堅韌不拔的意志。
中共始興縣委副書記、縣長葉洪番認為,圍樓是客家人的驕傲,是客家先賢用勤勞和智慧書寫的傳奇故事。當前,始興客家圍樓以其獨有的文化特色,融入了始興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本著“繼承保護、開發利用”的原則,始興縣已全面完成了圍樓文物普查工作,掌握了全部圍樓的基本情況,為每一座圍樓建立了詳細的檔案,量身定造了修復方案。中共始興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賴小紅表示,始興古圍樓是一部厚重的書,記載了社會風俗和文化的變遷,也記錄了時代弄潮者的風采和能工巧匠的技藝。今后,始興將不斷打造圍樓文化品牌,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始興圍樓以全新立體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文藝名家看始興”采風活動開鏡儀式在圍樓文化節開幕式上舉行 董磊攝
2016首屆始興圍樓文化節開幕式現場 董磊攝
始興縣圍樓協會在首屆始興圍樓文化節開幕式上揭牌 董磊攝
參加采風的文藝家在廣東始興縣竹苞松茂圍前合影 董磊攝
采風過程中,藝術家們利用一切時間與當地百姓交流,盡可能地為自己的文藝創作搜集素材,用鏡頭捕捉圍樓與周圍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的動人瞬間,作家們也不斷記錄著這份厚重的文化遺產中令人感慨的細節。在12月18日舉行的“文藝名家看始興”采風活動座談會上,文藝家們針對始興圍樓今后的開發與保護提出了懇切與實際的建議。
參加采風的文藝家們紛紛表示,始興圍樓歷經百年風雨依然堅挺屹立,讓我們得以窺見中華文明史輝煌燦爛的一頁,它體現了客家人團結向上、和睦共處的精神,展示了客家人子孫繁衍、持續興旺的理想,反映了客家人期望家富國強、安定繁榮的強烈愿景。
侯智寬、于志新、張安華、陳凱輝等攝影家認為,在當前信息化的讀圖時代中,攝影在宣傳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始興圍樓建筑背后蘊藏著始興人保護家園的動人事跡,反映出客家人熱愛生活、熱愛和平、追求和諧、追求發展的優秀品質,有效利用攝影這個藝術手段,始興圍樓可以讓更多人關注、了解、熟悉。卞毓方、劉家科、興安、張瑞田等作家表示,始興圍樓的深厚文化內涵在今后應該得到更深層次的挖掘,舉辦圍樓文化節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始興圍樓的保護與開發要站在更高遠的立意上思考,心要走向世界。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文藝名家看始興 采風活動 廣東圍樓 圍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