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穩中求進 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近期,北京、河北、江蘇及廣東等地紛紛開始研究部署2017年經濟工作,各地在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現狀安排明年工作的同時,都有一個共同點,即突出了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對此,專家指出,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7年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這給廣大居民、企業家及各地管理者都吃了定心丸。以此為基礎,2017年的中國經濟將會給百姓帶來更多實惠。
挑戰大機遇不少
2016年,在全球經濟低迷、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環境下,中國經濟依舊取得了穩定良好的成績。經濟中高速發展,前三季度GDP增速均為6.7%,鑒于10月、11月的良好表現,不少機構預測全年GDP增速將達6.7%左右;進出口增速逐季回穩;消費持續發力,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71%……中國經濟微觀、宏觀層面均穩中向好發展。
新年將至,中國經濟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將依舊嚴峻。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田國強指出,2016年以來,國際上一系列“黑天鵝”事件,尤其是歐盟內部動蕩和美國總統換屆引發的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逆全球化的潮流有所抬頭。2017年全球經濟復蘇前景不明,這使得中國經濟穩增長在短期內很難借助外力。
就國內而言,中國社科院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指出,結構性矛盾是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主要矛盾,解決這個矛盾需要較長的時間。而內需和動力的不足依然制約明年經濟增長,包括產能過剩仍較嚴重、消費增速可能放緩、實體經濟增長動力不足。
“看到挑戰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機遇,2017年中國經濟仍有很多積極看點:民間投資在經歷了持續下行之后將有很大可回升空間,經濟增速空間將相對靈活,深化改革將進一步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并釋放更多新動能;在全球化遇阻的情況下,‘一帶一路’及亞太自貿區的推進會給全球經貿帶去更多希望,這將推動中國與全球貿易發展。接下來,如果我們能沉著應對挑戰、充分把握機遇,2017年的中國經濟將能在2016年的成績上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防風險“穩”是根基
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7年,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宗良指出,堅持穩中求進符合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大勢,其中,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穩就是要實施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防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各類風險,逐步筑牢經濟發展的根基,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本次會議提出‘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意味著進入2017年,我們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繼續搭配使用這兩個政策,這對于實現經濟穩定至關重要。”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表示,一方面是更多發揮財政政策支持結構性改革,特別是要在“三去一降一補”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貨幣政策突出“穩健中性”,利用貨幣政策為經濟提供適度支持,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
中國強調經濟穩定并突出防控風險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會議為2017年的中國經濟制定了經濟藍圖,把“穩定”定為明年的主要目標,強調要防控資產泡沫和金融風險。《日本經濟新聞》認為,今年秋季以來,中國經濟雖然在消費和生產方面比較堅挺,但也存在房地產價格飆升等潛在風險,中國希望遏制風險萌芽。
“為了筑牢根基,穩定民營企業家信心、加強預期引導、做好社會托底工作等也都將成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而這些工作的踏實推進將會進一步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為經濟發展提供基本保障。”宗良說。
惠民生“進”可提質
“中國經濟是造福老百姓、貼近老百姓的經濟,中國經濟發展不會冒進,不會滯后,而是穩中求進。這給我們普通老百姓,給所有的企業家、管理者都吃了定心丸。”來自河北的教師殷建光如是說。
宗良指出,進入2017年,一方面,在穩的基礎上,中國經濟仍需保持合理的中高速增長,進一步壯大經濟基礎,為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提供保障,為未來提供更廣闊的可操作空間;另一方面,對于經濟增速的理解與關注應更多轉向體現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部分,強調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
如何實現有質量的“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在“進”的方面,本次會議強調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并對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重大問題進行了專門部署。
“應該看到,無論是穩還是進,保障和改善民生都是其重中之重,這在本次會議對2017年工作的部署中有著充分的體現。一方面,惠民生、民生保障及民生改善等字眼被特別強調;另一方面,在具體安排上,明確房子居住定位、提高供給質量、補短板及促進農民增收等系列措施,都是要不斷擴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宗良說。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經濟 中國 穩中求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