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常熟童工”輟學真相:不是因窮 是家長漠視教育
茫然是孩子的普遍狀態
狹如一線天的升學希望,讓不少家長和學生都質疑讀書的意義。放棄,變成了最容易的選擇
茫然。這是很多這里瀕臨輟學的孩子的普遍狀態,他們不只是不想讀書,事實上,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沒想過那么多,就是單純想出來。”小韋回憶道,當初離開學校時,他并沒有想過打工自食其力,只是覺得趁年輕出去闖闖、見見世面,比在家里呆著要好。
在關嶺縣,能堅持讀到高中的并不多。李娜告訴記者,今年6月,畢業班500多名學生,只有200多個考上了高中。
“要是能考到全省有名的安順二中,上個好大學,差不多就有保障。”鄭超說。2016年中考,安順二中的分數線是549分,數據顯示,關嶺參加中考的3047名學生中,只有12.83%分數達到了500分以上。
這狹如一線天的希望,讓不少家長和學生都質疑讀書的意義。加之不少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著無力輔導學習的爺爺奶奶生活,放棄,變成了面對學業困難時最容易做出的抉擇。
鄭超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老師,因為他從來沒有帶過“重點班”的學生。
而在這里,普通班,差不多就意味著“與高中無緣”。鄭超給北青報記者舉了個例子,他在鄉鎮中學教書時,畢業年級300多人,只有50多人能夠擠過中考的獨木橋,剩下的學生,都只能在輟學與去職高中選擇。
薄弱的小學階段教育,讓初中老師的課程幾乎上不下去。語文老師說,小學畢業生還分不清聲母韻母,寫不全自己的家庭住址;數學老師則說,初一一上課就蒙了,因為學生乘法除法都還算不清楚。
“很簡單的題,100分的卷子,能考40分就算是可以交待了。”鄭超說。
偶有清醒但乏力的學生找他談心,不安而惶惑,“老師,人家沒讀書的出去打工都能賺那么多錢,我就算讀完初中,又能怎樣呢?”
他只能盡力去安撫這些孩子,盡量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來說服他們。“我拿自己跟自己那些沒讀書的朋友做對比,至少我現在是個老師,而我的那些沒讀書的朋友們,他們更多是在混日子。”
然而這么漫長的人生經歷,對于年輕的孩子們來講,遙遠得甚至不真實。真實的是網吧里并肩打怪的伙伴,與游戲中的分數和排名。
周日下午五六點,本該是寄宿生返校的時間,北青報記者卻在網吧見到了不少稚嫩的面孔,一邊是電腦屏幕照映出來的專注,另一邊則是臺球桌頂燈光照耀下的雀躍。不少人背著書包,但詢問起來,每一個都說自己年滿十八周歲。
編輯:梁霄
關鍵詞:學生 輟學 老師 孩子 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