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吉林大學志愿者幫助臨終病患1900余人平靜離世

2016年11月25日 11:24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我們聊天,講笑話,有時候還打撲克、斗地主,想各種辦法讓患者開心。‘醫’是一門科學,‘療’可是一種藝術。”孫曉放對臨終關懷有著自己的理解,人病得那么重,一定不能只靠打針吃藥,還有更多的心靈需求。

“當我們有一天也需要面對,會更加理性”

完成第一次臨終關懷志愿服務后,大學生回校后基本上都會給爸爸媽媽打電話聊聊天,關心問候一下,這是薛志坤在近10年寧養工作中的交流所得。

“我們的父輩大都比較開明,知道臨終關懷志愿服務去的不是傳染病病房后,基本不反對,看到我們的改變更加支持了。”李玥蓉說。

90后女生鄂虹延是吉大哲學系大三學生,以前最受不了82歲的姥姥嘮叨,做了晚晴志愿者后,“現在可喜歡和姥姥聊天了,聽姥姥講她年輕時候的事兒,講我小時候的事兒,有說不完的話。”

通過學生在臨終關懷中的表現,晚晴志愿者協會指導老師、吉大商學院教授張金山對90后的看法大為改觀:“以前感覺他們像襁褓中的孩子,但現在看來,可以獨當一面。他們嚴謹、創新,有使命感、責任感。”

“我開始做臨終關懷志愿服務時,有一位老師是不贊成的,說你一個女孩子,生啊死啊的,心理沖擊太大。事實上并沒有,這些經歷讓我明白人的生命中有比財富地位更重要的東西,有改變也有觸動,更加熱愛生活了。”舒艷說,這段經歷也對她考社會系研究生面試起了大作用。

“臨終關懷會讓人思索一些本真的東西。參加臨終關懷志愿服務是最生動的生命教育、死亡教育課程。”孫旭東說,“前一天去看齊大爺,他只是有些低燒,還說了會兒話,第二天人就沒了。一個跟我們聊了一年多的人,說沒就沒了!”

10月22日,長春迎來第一場雪。披著雪花,孫旭東欣慰地從吉大一院寧養院返校。“上午參加新一屆義工培訓,是四年來人最多的一次,幾百人擠滿了教室。”

更讓孫旭東欣慰的是,“平日里,常會有學弟學妹問我臨終關懷應該怎么做,我總是回答他們:用真心相待,自然有回饋。還有的同學雖然不是注冊義工,但只要有時間,會主動要求跟著去做些事情,他們都感覺這是好事。”

作為臨終關懷志愿者,可以近距離接觸即將走到生命終點的人群,用眼睛觀察、用心去體會,給了這些大學生志愿者以同齡人沒有過的閱歷和磨練。“做過一段時間臨終關懷志愿者后,他們變得成熟許多。”蘆恒表示。

2015年的一天,蘆恒帶學生去做臨終關懷志愿服務,正好趕上一個大學生因癌癥去世,遺體停放在那兒,用白布蓋著,家長跪地痛哭。

“學生哪見過這個場面,難受了好幾天。我問他們怕嗎?他們說怕,感覺生命太脆弱。這樣一件事,如果你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它,可以將觸動變為正向引導教育,變為生命與死亡教育。”蘆恒說。

“人性遠比你表面上看到的復雜。”蘆恒分析,臨終者的心態,有些是真樂觀,看開了;有的是假樂觀,其實內心很脆弱,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防御機制在起作用,他反而會在最親的人面前表現出最壞的一面。有時,他們還容易走兩個極端。有的老人,好不容易逮到個說話的,全是說教,志愿者根本插不進嘴,無法對話;有的則走向另一個極端:完全不搭理人。

編輯:梁霄

關鍵詞:志愿者 臨終 關懷 服務 生命 放大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