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四類職業心理健康問題困擾上班族
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職業心理健康問題分四類:第一個是要你的命,包括前不久離開的北師大化學系一位非常年輕的教授,包括微信圈里讓很多人很有感觸的春雨醫生創始人等就是這種情況;第二個會產生很多疾病,包括消化道疾病、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等;第三個是很多人有職業倦怠,盡管在工作,但是完全是無效的人;第四個是職業壽命縮短,有人只工作20年,寧可坐牢也不愿意工作。”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張西超今日表示。
2016中國EAP(員工心理援助項目)與職業心理健康年度論壇當日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作為中國EAP的開拓者,張西超在2004年就發起了中國首屆EAP與職業心理健康論壇。今天越來越多的職場中人知道EPA,越來越多企業引進EPA,但中國的職業心理健康情況卻越來越引人擔憂,抑郁癥人數也越來越多。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院長劉嘉表示,這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工作壓力很大,隨著企業不斷擴張,從管理者到員工壓力都越來越大。另一方面要注意這個癥狀不是個人現象,這時就要采取積極心理學干預。
張西超和他的團隊從2002年開始跟很多機構合作,積累了60萬樣本的中國職業心理健康數據庫。按照高心理壓力、低積極情緒;高心理壓力、缺乏活力;高身體壓力、高抑郁傾向等定位,張西超推算抑郁的職場中人總數約500萬。壓力最大的人群多集中在三四十歲。
“剛剛離開我們的北師大化學學院的老師和春雨醫生的創始人,他們生命的終結都是三四十歲,我們十幾年的數據庫呈現的也是這樣一個結果。30歲左右心理健康是最糟糕的,從45歲以后,尤其是50歲以后,幸福感逐漸提升。”張西超說。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全球著名組織行為學專家杰弗里·科恩用實證分析告訴大家,學生的學業、工作中的存在感都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幸福感,在機構中找到價值感對年輕人走出心理困境尤為關鍵。
復旦大學副教授蔣昌建建議,EAP跟社會學家、政治學家一起努力,在產生心理疾病的源頭方面做一些努力。(完)
編輯:趙彥
關鍵詞:職業心理健康問題 困擾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