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專題 專題
柴米油“鹽”總關情
全國政協“加快修訂食用鹽生產及使用標準”提案辦理協商綜述
食用鹽重在
“科學”和“安全”上下功夫
在食用鹽銷售的超市貨架中,記者看到的食用鹽種類其實并不少,低鈉鹽、加碘鹽、非碘鹽、竹鹽、泡菜鹽……可以說琳瑯滿目。如果刻意觀察一下買鹽的消費者,記者發現選擇最多的還是碘鹽。
加碘鹽在緩解中國人碘缺乏癥方面確實取得了顯著成效,經過這么多年的普遍補充,是不是還需要繼續全民補碘?是不是可以通過食用鹽進行營養干預,對硒等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進行補充?
對委員們的這個問題和設想,現場展開了一場熱烈的討論。
“補碘的問題,現在超市不是碘鹽就是非碘鹽,但其實老百姓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應不應該補碘。”
“現在社會上也有一種猜測,認為很多甲狀腺結節的出現就是補碘過量。”
“應該細分出更多的補碘產品,讓老百姓多一些選擇權。”
“再添加其他的微量元素,全國人民一起吃是不是合理?”
……
針對這樣社會關注度較高的話題,金小桃作出了回應。他說,衛計委也制定了系列補硒的食品標準,但至于精準補充,需要運用大數據去進行精準辨識,如何補充要結合我國國民營養現實情況,根據我國國情去研究制定。
“碘鹽的問題,衛計委將繼續組織好對居民碘鹽的風險評估,對相關標準實施進行檢測評估。然后持續完善有關政策,對確實需要添加的元素進行深入科學全面的研究,做到科學補碘補硒。”金小桃表示,精準補充的意義就在于,不會“一人生病,全民吃藥”。
更具有針對性的回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楊曉光接著進行了補充。在衛計委相關部門的統計中,中國人的用鹽雖然很高,但總體上還是呈下降趨勢。對于微量元素的補充存在的一個同性問題是,不同地域人群總是有人缺,就有人高,食物中微量元素含量地域差別也很大,監測困難。“因此在沒有統一科學的監測結果之前,把食用鹽作為一種營養元素的載體還是要非常慎重。”
其實,無論在食用鹽中“加”什么,或者“減”什么,委員們的關注點其實最重要的是“安全”。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鹽業體制改革方案中指出,取消了食鹽產銷區域限制,放開食鹽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由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成本、食鹽品質、市場供求狀況等因素自主確定。委員們在調研中,發現不少群眾對放開食鹽專營后的食品安全也表示了擔憂,參與實地調研的包明德委員表示,“食鹽放開不等于放任,要在放開基礎上更加規范銷售市場,嚴格核準銷售機制,要建立嚴格的誠信體系,不斷完善風險監測的體系,加強安全監管的職業性和相對獨立性。”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食用鹽生產 提案辦理 柴米油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