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叢兆桓:湯顯祖的“情論”與“戲教”
湯顯祖畫像(陳作霖1838年繪,俞平伯藏)
湯顯祖的“情論”與“戲教”
一百年前蔡元培先生回國任職北京大學校長,主張德、智、體、美四育并進,而他畢生奮斗的最高理想是“以美育取代宗教”。他破格請吳梅到北大任教,開創曲學課程,并帶領北大師生到戲館、茶園,去看“榮慶昆弋劇社”的演出,也正是其國學美育思想的重要實踐環節。他認為“科學是探究事物之真偽的,道德是探究其善惡,美育則在于判斷美丑”,“藝術教育雖然不是美育的目的,但無疑是美育最重要、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手段”。“美育,以養成健全人格為目的,以情感教育為核心”,因為“情感是人類最重要的心理活動”。百年前,蔡元培以美育取代宗教的夢想,與湯顯祖的“情論”、“戲教”一脈相承。
湯顯祖的“情論”崇敬的是至情,不只是愛情,而是人類之大愛,比男女之情愛要高大深遠。情,當然包括愛情,人類的七情六欲是生命的本性。嬰兒斷了臍帶呱呱墜地,隨著新生往往是一串哭聲,這時眼、耳、鼻、舌、身同時受到世間的刺激,是不習慣空氣溫度或光線亮度嗎?還是渴了?餓了?痛了?累了?嬰兒不但會哭、會笑,有喜、有悲,有愛、有恨,有怒、有嗔……在幼兒沒有知識、沒有語言、沒有理想、沒有心志之前,天然與生俱來的是情,情感決定人的善惡。智育是長知識、寬認辯的,德育是修品行、戒妄為的,體育是壯筋骨、健體魄的,而戲劇則是陶冶性情、凈化靈魂的。是非、黑白、善惡、利害不難認知,而行為卻不一定能做到與認知一致。人們常說“理性上解決了,但情感上過不去”,亦此之謂也。如果情感上真能愛美、厭丑、樂真、惡偽、向善、恨霸,那定是戲劇的潛移默化之功。
就拿《牡丹亭還魂記》來說,它真的只是一出“愛情戲”嗎?杜麗娘的思想,真的是離經叛道反封建嗎?游園感春而驚夢,尋夢不得而病危,自寫真容而離魂,游魂三年等來柳生,拾畫叫畫而幽媾,掘墳破棺而還魂,這樣的故事、情節、人物、遭際是人世間不可能發生的、浪漫到荒誕的戲劇,而他卻能揮動其如椽之筆,把夢中之情和人鬼之情描摹得那么美,那么誘人、感人、撩人,而一旦還魂為人,則又需按孔孟之道求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杜寶生活在現實中,當然要吊打這挖墳盜尸、冒認官親的“女婿”,而大團圓的結局精工細描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使這四個“夢”四百年來深深打動并影響著一代代男男女女(喬小青題曲而死,俞二娘愛極而殤,金鳳鈿命懸絕筆,商小玲魂斷戲臺,吳三婦淚評血點,林黛玉如癡如醉),其作品的社會影響之深遠,尚難估量。湯顯祖的詩、文、疏、表、序、跋、尺牘、墓志,無不是我們研習之教材。而湯顯祖其人,就是一部讀之不盡的大書;其書,就是一把無堅不摧的美劍。
湯顯祖在《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中說:“人情若歸戲道,則可以合君臣之節,可以浹父子之恩,可以增長幼之睦,可以動夫婦之歡,可以發賓友之儀,可以釋怨毒之結,可以已愁憒之疾,可以渾庸鄙之好。然則斯道也,孝子以此事其親,敬長而娛死;仁人以此奉其尊,享帝而事鬼;老者以此終,少者以此長。外戶可以不閉,嗜欲可以少營。人有此聲,家有此道,疾癘不作,天下和平。豈非以人情之大竇,為名教之至樂也哉!”簡直就是說,有了戲道,也就有了和諧家庭、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諧的社會!可愛的湯顯祖,400年前就把東方的“情論”與“戲教”講得多么明晰與誘人!湯顯祖,是古今中外迄今為止,對于戲劇文化認識最深、理解最透、評價最高、至情投入最真、作品實踐最美的亙古一人。他“情論”“戲教”的宗旨,是人類的心靈和諧與世界大同。
湯顯祖的文學成就及其“情論”“戲教”思想是值得研究的一門學問。他的“至情論”是把中國古代的道學、儒學、理學、心學推向情學的一項科學理論。他的“戲教”能改善和塑成多方面和諧的人際關系、走向大同理想,是更具強大正能量的中國美育哲學思想。學習和宣傳世界文化名人、東方戲圣——湯顯祖,是炎黃子孫的神圣使命,我希望有更多的人重視他、研究他!重視得再大一點、重一點,研究得再深一點、全一點。這樣,會對中華民族的發展更有益處。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叢兆桓 東方戲圣 湯顯祖 牡丹亭 臨川四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