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改地名,先算程序賬再算經濟賬
因為在征集新地名的通告中附上了暫時擬定的地名“定軍山市”,這些日子陜西勉縣吸引了不少關注。有人就提議,算一下因為改地名而增加的開支。當然,勉縣的地名更改,源于撤縣設市的契機,即便沿襲原地名,行政區(qū)劃的調整帶來的支出也難以避免。但對于那些有意更名的地方來說,改地名的成本賬,值得好好算一算。(8月3日《人民日報》)
改地名的經濟賬,當然要算。不菲的經濟成本,這也成為不少人反對地方隨便改地名的一個最現實的理由。此外,對于改地名,諸如會否影響地方文化的穩(wěn)定性,也多有討論。但是,改地名最先要算清的,還是程序賬。
無論是搶注歷史地名,還是改地名,一個最好的理由便是為了城市的發(fā)展。仿佛改個地名就真的給地方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當然,改地名真是促進了地方的發(fā)展,釋放了紅利,這肯定是好事。只是,在討論改地名是有利有弊,或是利是否大于弊時,很多人似乎忽視了一個前提,即這樣的地名更改,是否符合了程序?
從當前的一些地名更改情況來看,程序似乎從來不是一個問題。有的地方地名改了一次后沒效果或是遭遇質疑又試圖再改回來;有的地方更改,似乎只是領導的一句話,典型如江蘇宿遷的駱馬湖,曾據說因“駱馬”諧音“落馬”,“犯了忌諱”,而被擅自改為“馬上湖”;至于在改名之時就遭到地方民眾反對質疑的,就更數不甚數。這里就回到一個嚴肅問題,地方改名真的是想改就能改?
根據相關資料,我國對地名實行統(tǒng)一管理、分級負責制。民政部是全國地名管理的主管部門,縣級以上民政管理部門(或地名委員會)主管本行政區(qū)域的地名工作。也就是說,地名的更改,最終要通過上級主管部門的審批。而《地名管理條例》則要求,地名管理應當從我國地名的歷史和現狀出發(fā),保持地名的相對穩(wěn)定。各地方的相關條例也多要求,地名更改需征求民眾意見。
但現實中,多數地方改地名往往只是在具體命名上征求一下意見,走一下程序,而到底“要不要改”則往往被省略。這種現象的出現,既與懲戒處理不足有關,即對于改好改壞或是違規(guī)改名,缺乏足夠清晰和有效的追責制度,也與過度重視地名的“審批申報”而忽視民眾意見有直接聯系。所以在不少地方主政者眼中,只要搞定審批,民眾的意見只是可有可無。
雖然不少地方的改名,至少在名義上多出于發(fā)展的焦慮,但不可否認,程序的規(guī)制不足,或是程序意識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地方主政者對于改名的過分迷戀,最終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和折騰。而在評判改名的正當性與否上,社會輿論似乎也陷入了“輕程序重效果”的窠臼之中。如此,只能進一步激發(fā)改地名現象的泛濫。
更改地名,本身只是一個中性的行政行為,并不一定說改地名就一定會損害地方文化的穩(wěn)定性,或是“拍腦袋”的決定。只是在法治社會,評判政府的任何行為,都要先看看是否符合規(guī)范與程序,哪怕再有必要,也得按程序辦事。只有這一點滿足了,才有資格來算經濟賬、文化賬。因此,面對競相上演的地方更名潮,反思地名更改決定的行政合規(guī)性,是當引起重視了。(朱昌?。?/p>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改地名 程序賬 經濟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