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熱門專業因何變“冷”?
吉林大學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趙俊芳表示,我國在高校專業設置方面是從國家和社會長遠需求出發,所謂的冷或熱專業都是相對的,一些專業過熱可能存在盲目性,而冷的專業也并不完全意味著專業本身出現了問題。
熱門專業因何變“冷”?專家認為,這與社會需求變化、高校專業設置的盲目性等有關系。
--社會需求發生變化。專家指出,雖然專業冷熱的相對性較強,但是社會需求的變化仍是專業設置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以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為例,每年都是藝考的大熱門專業,“百里挑一”的現象很常見。全國目前共有201所高校開設此專業,畢業生規模達14000-16000人。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相關專業畢業生增多,同時登上熒屏的主持人日益多元,并不局限于專業院??瓢喑錾?,各級電視臺、廣播臺需求持續下降。
--熱門專業盲目擴張。記者梳理發現,一些曾經的熱門專業頻頻登上預警榜單,與這些專業近年來的迅速擴張不無關系。比如,目前全國共有623所高校開設法學專業,畢業生規模達75000-80000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開設院校多達604家,畢業生規模達34000-36000人。
一位高校招生部門負責人表示,為了多吸引生源報考,只好多開設熱門專業,讓學校越來越“高大全”,雖然招生規模上去了,但這些原來的熱門專業就業率卻一直上不去,部分專業低位徘徊,乃至走下坡路,因此而調整招生計劃。
此外,專業人士介紹,近年來一些高校在原專業基礎上對專業進行了調整和細分,分流了社會需求,也部分地導致原有的熱門專業熱度有所減退,如近年來熱門的數字媒體藝術、新媒體專業等,分流了不少藝術類、新聞學專業人才。
遼寧大學副教授姜海峰認為,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不同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必然有所變化?!耙话愣?,新興行業更有前景,傳統產業相對有比較穩定的新陳代謝,對人才需求量要小一些。”
“冷”“熱”專業轉換,選擇不應“跟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大一學生當初填報志愿時,對自己、對高校、對專業并沒有什么了解,“一窩蜂”地將經濟、法律、計算機等聽起來熱門的專業排在前面。
在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每年有數百名大二、大三學生通過申請、考試轉換專業。其中,一類是認為自己“入錯行”,進入大學后重新選擇感興趣的專業;另一類是瞄準幾年之后好就業與否,二次選擇一個“熱門”的專業。
面對專業“冷”“熱”變換,學生究竟該如何選擇?
專家建議,理性分析冷熱,不要過分跟風;專業、院校有側重,職業規劃要長遠。同時,注重培養綜合素質。
編輯:王瀝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