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父母爬樓心悸胸悶 子女千萬別勸“歇歇就好”
如果家有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你總會聽見他們這么抱怨:“爬樓梯的時候覺得胸悶。”
像這種休息一會兒就會好的癥狀,普通人也不太會往心里去,可杭州72歲的方大伯就因為這種微不足道的癥狀住進了醫院。
小癥狀背后的大麻煩
方大伯家住4樓,每天都要爬樓回家。前兩天上樓時,他突然感覺一陣心悸、同時伴隨胸悶,按他的話來說就是“心開始亂跳”。上樓后,他休息了一會兒,癥狀也就消失了。
之后幾天,接連多次出現這種情況,于是方大伯來到樹蘭(杭州)醫院(浙大國際醫院)心內科就診。
心內科主任鄭良榮教授為方大伯做了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發現,方大伯患有陣發性房顫。問診中,鄭主任了解到方大伯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這種情況下,鄭良榮教授建議患者進行節律治療,“我并沒有很不適的感覺,為什么這么嚴重?”方大伯很是不解。
“有40%的房顫患者沒有任何不良感覺,對于方大伯這樣的病人,即使是房顫癥狀較輕,危害性依然可以很大?!编嵙紭s教授說,因為他有慢性病,危險因素較多,卒中風險很高。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房顫,有20%的人是因為卒中后住院檢查才發現有房顫。
“房顫”、“卒中”究竟是什么?
6月6日是我國第四個“中國房顫日”,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約有800萬人罹患房顫,房顫可使腦卒中風險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歸因于房顫,且房顫所致腦卒中具有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及高復發率的特點,非常難以應對。
所謂房顫,也就是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現象,學術上可分為陣發性、持續性和永久性。但是對于大多數患者而言,呈現的癥狀就是心慌、心亂跳,不過也有一部分患者只是在體檢時或已出現相關并發癥時才被發現。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因素影響,房顫在我國的發病率持續上升,令人意外的是,房顫的發生朝著年輕化的趨勢愈演愈烈。鄭主任給那些不定期檢查的朋友們敲個警鐘,一定要定期體檢,愛護身體健康。
現在,錢江晚報微信“浙江名醫館”聯合樹蘭(杭州)醫院(浙江大學國際醫院)舉辦房顫防治常識講座與大型心內科義診活動。
如果你或家人中已有過方大伯這樣的癥狀,不妨聽聽專家的意見。
作為浙江大學國際醫院的特聘專家,鄭良榮教授提醒,如果有房顫,他們中風發生率會比沒有房顫的人高許多,所以早點發現,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治療手段,可以減少因房顫導致的中風事件發生。
房顫如何發現,如何預防?
鄭良榮教授解釋,房顫發作時,由于心房不能有效收縮,心房內的血液不能完全泵到心室里面,這些滯留的血液就容易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脫落,隨著血液流動到大腦,就會引起卒中。需要提醒的是,心臟左心耳更容易產生“漩渦”,形成“泥潭”,從而形成血栓。一旦血栓掉落,危害極大,臨床上以腦栓塞最為常見,常導致死亡或病殘。
正因為危害極大,鄭良榮教授提醒各位房顫的病友,在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恢復正常節律的成功率大概有60%左右,但前提是要按照醫囑做好進一步預防卒中的工作。術后,醫生需要通過評估系統評估患者血栓風險,這對降低卒中風險是很明顯的。
本報記者 張苗 本報通訊員 杜雨婷
編輯:趙彥
關鍵詞:父母爬樓心悸胸悶 中國房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