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2015年度報告發布
2015年是中國在世界創新版圖上格外醒目的一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發布的《美國科學與工程指標》顯示,中國已成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發大國,中國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國研發投入、科技論文產出、高技術制造增加值等均居世界第二位,理工科人才供應世界第一,風電能力世界第一……
2015年也是中國科學家頻頻亮相世界的一年:屠呦呦研究員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王貽芳研究員榮獲基礎物理學突破獎,這是中國科學家和以中國科學家為主的實驗團隊首次獲得該獎項……
這一年,科技體制改革破冰提速,高新技術產業逆勢而上,“雙創”浪潮熱情涌動,全球創新要素加快集聚……“十二五”以來,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由50.9%增加到2015年的55.3%。
在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的今天,高揚改革風帆的中國,正勇立世界創新潮頭。
成果篇:自主創新實現系統升級
2015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經過5年努力,我國科技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十二五”規劃任務目標基本完成,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創新創業環境明顯改善,創新型國家建設邁上新臺階。
一、 科研投入持續加強夯實創新基礎
2015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4220億元,比上年增長9.2%,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0%。在全社會研發支出中,77%來自企業。全年國家安排了3574項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561項863計劃課題。
經濟日報“自主創新”調研小組對2010年至2014年31個省區市的研發投入強度進行統計后發現,5年來各地的研發投入強度基本都在遞增。比如,從2010年到2014年,河北省研發投入強度由0.66%增至1.06%;上海市由2.81%增至3.66%;山東省由1.72%增至2.36%。
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累計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3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58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187家。科研投入的增加保障了我國專利論文產出。2015年我國受理境內外專利申請279.9萬件,授予專利權171.8萬件。截至去年底,有效專利547.8萬件,其中境內有效發明專利87.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6.3件。
二、 基礎研究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作為創新發展的源頭活水,我國基礎研究在2015年不斷取得新突破。我國科學家實現單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被英國物理學會評為2015年度國際物理學十大突破之首;理論預言并實驗驗證外爾半金屬的存在,也入選十大突破;揭示埃博拉病毒演化及遺傳多樣性特征,相關文章被《自然》《細胞》等國際頂級期刊引用;實現對反物質間相互作用力的測量,在國內外學界產生巨大反響;探測到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質量最大的類星體,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自然》雜志;發現東亞最早的現代人化石,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自然》雜志。
此外,我國科學家揭示人類原始生殖細胞基因表達與表觀遺傳調控特征,Cell雜志邀請國際表觀遺傳學專家發表述評認為,該項研究是理解基因組潛能重置、表觀遺傳記憶擦除、人類生殖細胞建立的基礎;我國科學家解析細胞炎性壞死的關鍵分子機制,為多種自身炎癥性疾病和內毒素誘導的敗血癥提供了全新的藥物靶點,開辟了細胞程序性壞死和天然免疫研究的新領域;研制出碳基高效光解水催化劑,被國外專家認為“是該領域的徹底變革”;實現對單個蛋白質分子的磁共振探測,Science雜志將該成果選為研究亮點并配發專文報道,稱其“是通往活體細胞中單蛋白分子實時成像的重要里程碑”。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報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