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戴秉國談外交:要學會小聲說重話
原國務委員出版回憶錄,接受新京報專訪稱搞外交要隨時準備經歷危險甚至犧牲
戴秉國
75歲的戴秉國精神頭兒十足,頭發整齊地梳向后方,淺藍色襯衣搭配淡紫色領帶,外面是一身筆挺的深色條紋西裝。
4月6日,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他坐在一張寬大的黃色沙發上,只系了西服的第一顆扣子,雙腳微微八字打開,多數時間保持輕松的微笑。聊到興起,他又會開個玩笑,逗得人哈哈大笑。
談起退休后的生活,戴秉國顯得很淡然,“退休了,就應該盡可能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中,直至最終被完全遺忘。”
近日,《戰略對話——戴秉國回憶錄》由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在京出版。書中戴秉國回顧了2003年-2013年他主持中美、中俄、中印、中日、中法戰略對話或磋商,以及他就朝核、臺灣等問題出任中國政府特使的特殊外交經歷。
“朱總理碰到我還問你那本書怎么樣了”
新京報:你在后記中提到,這本書的寫作開始于退休后。寫這本書花了多長時間?期間是否遇到一些困難?
戴秉國:寫了三年左右。其實不是我一個人寫。開始我是做一些口述,有幾個同志幫我整理,然后再去找一些同志補充修改,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綱要,又經歷了反反復復的修改。
前年,朱總理(朱镕基)碰到我還問,你那本書怎么樣了?外交部的領導和許多同志都支持和參與了這個工作,因為要把那么多戰略對話梳理清楚還是要費點功夫的,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
另外,實際上寫這本書不是三年前才開始,好多東西是過去就思考過。比如,蘇聯的解體和教訓等內容,過去都反復想過。
新京報:寫書的過程中有沒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戴秉國:有一張照片書里沒用,是我跟姚明在美國的合影。那張照片太幽默了,他是個巨人,拉著我這個小個子。拿到照片以后,我覺得這張照片可以參展去,說不定能得獎。(笑)
“曾把蘇聯幾位領導人請到中國閉門探討”
新京報:你的外交生涯長達半個世紀,是否遇到過危險情況?
戴秉國:搞外交工作,要準備經歷危險甚至犧牲。珍寶島事件之后,中蘇關系急劇惡化的時候,我被派到蘇聯去工作。當時我就想如果打起大仗的話,這次去會不會被扣為人質。
坐飛機也曾經歷過事故,有一次去巴黎磋商,飛機眼看就要著地了,突然一下子拉起來又飛到德國去了。當時可能是降下去有危險,就又拉上去了,拉不上去會是什么后果呢?搞外交得時刻準備著,上了飛機之后就得準備著可能會出事兒。所以不要怕死,怕死搞不了外交,成天提心吊膽不行啊。
新京報:工作中,你的外交意見有沒有跟領導發生過相左的情況?這種情況怎么處理?可否分享一下你的經歷?
戴秉國:我作為下級,偶爾會遇到。對問題的看法或處理,會有不同的意見。不要以為領導好像都是不聽意見的,你只要說的有道理,他們都能接受。
我年輕時,在駐蘇聯使館的研究室工作。當時,對于怎么看待蘇聯的問題,我們內部也有不同意見。有一次討論問題的時候,我就跟領導意見相左,當時我不注意方法,感覺有點兒把他逼到了墻角。之后回想起來,覺得我還是缺乏磨練。這位領導心胸很寬廣,后來我從莫斯科回來,他還非要我到他手下去工作。
新京報:回想自己的外交生涯,能不能分享一下你記憶中最精彩的一次外事工作?
戴秉國: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不能說哪一次最精彩,但有些事情還是很難忘的。比如,“文革”期間,我作為外交部蘇歐司的科員,曾去蘇聯駐華使館外勸阻我們的紅衛兵不要沖擊人家的使館。當時爬上墻壁的情景,我現在還記得。
還有一次是2003年,我剛從中聯部回到外交部。那時SARS已經開始了,有一天走到大街上,一個人都沒有,異常寂靜。東盟要開會討論SARS問題,我們如果不參加的話就會很被動。我通過一個適當的場合,推動東盟很快邀請溫家寶總理去參加。那是溫總理上任后第一次參加國際會議,而且去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北京奧運會火炬境外傳遞時,是不平凡的日日夜夜,我每天都工作到晚12點以后。因為境外火炬的傳遞是外交部門負責的。我是這項工作的主要負責人,每天必須看到火炬平平安安傳遞下去才能回家。
還有一個不大為人所知的事情。蘇聯解體后,我把蘇聯時期的幾個重量級的領導人,先后請到北京來閉門探討蘇聯解體的原因和教訓等問題,很有收益。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戴秉國 外交 回憶錄 外交經歷 經歷 戰略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