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敬天勤民”璽從何來?康雍乾三帝都曾鑄造
制作流程復雜 清帝寶璽的自帶屬性
印章,是我們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一件東西。處理公事,需要公章;交涉私事,需要私印。不乏情趣的文人雅士、書畫作家,還會制作一些閑章,既能傳達寓意,也可突顯格調。最實用者,印章還是個人的一張名片,齋名堂號,鐫刻其中,大有“見章如見人”之意。秦朝以前的印章本是君臣百姓共用,沒甚分別。秦朝確立帝制之后,“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無論是名稱,還是材質,印章都成了劃分身份的重要標準。在這方面,古代的帝王君主、騷人墨客們,早已做出了表率。從取材用工,到選詞擇句,都極盡所能,煞費心思,不知領先我們多少年。康熙帝的“敬天勤民”璽無疑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說到清朝的寶璽,可謂集歷代之大成,在種類、質地、工藝及蘊意方面,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不僅有以國家名義頒布詔令時所用的各類“御寶”,還有專為皇帝打造的多種閑章。單以閑章的印文內容而言,有學者將其分為五類。一是爵位姓名年號璽。如康熙帝的“康熙御筆之寶”、雍正帝的“雍正御覽之寶”、乾隆帝的“乾隆鑒賞”等。二是宮殿璽。顧名思義,即皇帝在某地處理政事時所用的寶璽,如“圓明園勤政殿之寶”。三是鑒藏璽。此類可用乾隆帝的“三希堂精鑒璽”為例。四是嘉言及詩詞璽。清帝制作此璽,往往用來賞玩或自警,比如康熙帝的“戒之在得”璽、“惜寸陰”璽等。五是花押璽。即將花押式樣刻入印章,如雍正帝的“無思”押。
名目繁多的皇帝寶璽,并非倉促制作,任意為之,而是有一套復雜、精細的流程。據載,“凡鑄造寶印,禮部鑄印局職掌。印文清文左,漢文右。字樣由內院撰發,金銀硼砂于戶部移取,物料于工部移取,祭物于光祿寺移取。”也就是說,先是禮部根據需要上奏制璽,皇帝批示同意后,交造辦處做成清樣,再請皇帝御覽。如果一切都沒問題,由欽天監選定良辰吉日,交禮部鑄印局鑄造。制成之后,另需行禮祭告,以表誠敬。小小一方寶璽,牽涉到多個部門和程序,足可見其重要。而在選材方面,清帝的寶璽主要有玉、石、木三種。我們所熟知的和田玉、壽山石、檀香木,都是常用的上佳原料。康熙帝“敬天勤民”璽便是用上好的檀香木制成。
即將拍賣的康熙“敬天勤民”之寶(檀香木質)
此璽非彼璽 康雍乾三帝都有“敬天勤民”璽
由于康熙帝“敬天勤民”璽一度流落失散,難見實物,所以以往對它的了解只能從文獻得知。也正因此,產生了不小的誤會。乾隆朝在整理清宮寶璽時,曾編過《康熙寶藪》和《乾隆寶藪》,分別記載康熙朝和當時的寶璽類目。不過,《康熙寶藪》中描述“敬天勤民”璽時,只簡單記載了其印文和用途,至于材質、鑄造等情況,則語焉不詳。反倒是乾隆帝曾留下了一段珍貴文字。他在《敬天勤民寶四言詩》中,較為詳細地描述了“敬天勤民”璽的流傳和保存細節,如其所說:“皇祖御書鈐用諸璽,皇考制箱以藏之,唯留是寶于外以鈐用御書。予小子敬遵成典,收藏皇考御寶時亦留是寶于外,常鈐用焉。是寶也,經三世而一例寶用,且將垂之奕禩而無窮”。
從乾隆帝的字面意思來看,康熙時確曾鑄造“敬天勤民”璽,放在了議政的重要場所乾清宮中。雍正帝繼位之后,將康熙時的其他寶璽都打包放在箱子里,唯獨留下該璽,繼續使用。直到乾隆朝,“敬天勤民”璽仍在沿用,也就是乾隆帝所說的三世而用。然而,寶璽研究專家郭福祥先生在故宮文物庫房中曾發現過兩方白玉質“敬天勤民”璽,一方完好,一方有所破損,均非檔案中所載的康熙帝的檀香木“敬天勤民”璽。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對照這兩件實物和前面提到的《乾隆寶藪》的記述,可以判定乾隆時也確實使用過白玉質的“敬天勤民”璽。據郭福祥先生考證,所謂雍正初年曾將康熙帝“敬天勤民”璽留在箱外,其實際情況應是,雍正帝將康熙時的檀香木寶璽放在了寶箱中,又單獨鑄造了一方白玉的“敬天勤民”璽,只不過放在了同樣的位置——乾清宮。乾隆帝沿用該白玉璽,直到嘉慶初年,乾清宮大火將此璽燒損,即是今日留存的殘破寶璽。于是,當時已為太上皇的乾隆帝下令再次鑄造了一方“敬天勤民”璽。也就是說,此璽非彼璽,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都曾鑄造過“敬天勤民”璽。只不過康熙帝的“敬天勤民”璽不見實物,加上乾隆帝的描述有含糊之處,進而造成了張冠李戴的情況。
康熙“敬天勤民”寶璽印文
“敬天勤民” 堪稱清代一個重要“關鍵詞”
對尋常人來說,印章的價值取決于它的材質、工藝等方面。但對富有四海的皇帝而言,無論是檀香木,還是白玉,都不足為奇,這也是為什么乾隆帝等人并不費筆墨描述“敬天勤民”璽的細節。他們所真正重視的乃是文字寓意,以及借此傳達出來的治國思想和理念。正如乾隆帝所說:“豈以追琢其章哉?蓋取義有足重耳”。
在君主專制的社會,皇帝注重“天人感應”,講求“君權天授”。從登基即位,到治政理民,皇帝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上天的注視和監督。如果行為不當,必當引起天怒人怨,進而危及王朝的統治。尤其對于清朝來說,他們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本身就有點不夠正統,所以更花力氣來論證自身的合法性。一方面宣揚“敬天”,如清帝頻繁到天壇祈年殿祭祀天神;另一方面則腳踏實地的“勤民”,施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通過這些,希望得到上天和百姓的合力支持。
康雍乾三帝不僅相繼鑄造了“敬天勤民”璽用來自警,而且也時刻貫徹到了其治國實踐中。例如,康熙三十六年京師發生了一次小地震,但康熙帝以為是自己行為有失,上天示警,便做出了深刻反省:“朕自臨御以來,早夜孜孜,以敬天勤民為念,不敢少有逸豫。偶遇災變,則尤悚然靡寧。今次地震,朕心不勝兢惕。”后來,雍正帝評述其父親時,也說康熙帝在位六十余年,“敬天勤民。始終如一”。而雍正帝本人,在即位之初便把“敬天勤民”作為座右銘,正所謂“敬天勤民之心,時切于中,未嘗有一時懈怠,此四海所知者”。后來又總結說:“總之為君為臣之道,只有敬天勤民二端。”相較父祖,乾隆帝進一步論述了敬天勤民的重要性,已達到“固無一時可釋”、“未敢一息稍懈”的境界。
清帝不僅自身踐行“敬天勤民”,還將其推及文武百官和子孫后代,堪稱清代的一個“關鍵詞”。一個有意思的例子是,乾隆五十年時,乾隆帝已經七十五歲高齡,但仍親自祭祀先農壇,祈求來年國家風調雨順,百姓五谷豐登。他不無自負地說,像自己這樣的高齡皇帝本來就少,而能夠親自祭天祭地者,更是鳳毛麟角。之所以如此,乃在于自己對上天的敬重和對百姓的愛戴,以此保佑王朝穩固。并且還規定,以后的皇帝子孫們,六十歲以下的都要親自行禮祭祀,超過六十歲則視身體狀況,由禮部和皇帝協商確定。究其原因,乾隆帝說得很明白,“我子孫果能效法祖宗及朕之敬天勤民……實可萬年無弊”。
康熙帝的“敬天勤民”璽,看似古樸不華,實則莊重珍貴。就像它的印文“敬天勤民”一樣,淺顯通俗的背后,實則是無窮的治理智慧。“敬天勤民”不是一句口號,唯有付諸實行,堅持不怠,才能確保統治穩固。這也正是這塊康熙寶璽價值不菲的深層原因之所在。
(參考文獻:《清實錄》 《大清會典》 郭福祥著《明清帝后璽印》
編輯:陳佳
關鍵詞:“敬天勤民”璽從何來 康雍乾三帝 都曾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