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超20%人存在睡眠障礙 睡不著睡不醒打鼾都是病
判斷:
晚上打鼾白天嗜睡
判斷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主要看是否出現下列情況:
1. 睡眠打鼾,張口呼吸,頻繁呼吸停止;
2. 白天困倦,疲乏無力,嗜睡甚至在工作、開會或駕駛時睡著;
3. 睡眠中反復憋醒,睡眠不寧;
4. 睡眠時動作異常,肢體抽動;
5. 經常發生夜間心絞痛或心律失常;
6. 睡眠時遺尿,夜尿明顯增多;
7. 睡醒后頭痛,頭暈、晨起后常有明顯血壓升高;
8. 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工作學習能力下降;
9. 性功能減退,陽痿;
10. 性格改變,易怒、抑郁不振等;
11. 夜間不能入睡,有恐怖感。
情緒性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只因“睡眠恐懼癥”
周伯榮介紹,還有一種睡眠障礙是“情緒性睡眠障礙”。這類患者的情緒主要表現為煩惱、憤怒、害怕失眠、擔心失眠帶來的后果,從而導致睡眠障礙。這類患者以“焦慮”情緒為主要特征,他們通常形容自己患了“睡眠恐懼癥”。要預防情緒性睡眠障礙,睡覺時要避免以下幾種情緒:
第一,負面情緒。人如果持續性地處于緊張、擔心、害怕、懷疑、憤怒、憎恨、抑郁、焦慮等情緒狀態,整個大腦和身體始終無法放松,大腦就會一直處在一種高速運轉的狀態,無法進入睡眠狀態。反過來,不良的睡眠又會催生負面情緒。
第二,不良心理暗示。最常見的引起失眠的暗示心理就是:害怕。“怕失眠,想入睡”這一心理暗示本身會引起腦細胞的興奮,讓抑制的過程無法實現。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腦細胞就越興奮,故而會加重失眠。
第三,期待。最常見的就是擔心睡過頭而出現早醒、睡得淺等情況。如第二天早上要趕火車、飛機;如面臨結婚、考試、晉升等大事。
第四,自責。有些人因為一次無心的過失,感到內疚自責,睡前總是在腦子里重演過失事件,并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妥善處理,從而久久不能入睡。
第五,沖突和矛盾。有的人童年時受到喪失重要親人、恐嚇等創傷性刺激事件,出現怕黑而不敢睡覺的情況。成年后,只要受到突發事件刺激后,又會出現失眠的狀況。
周伯榮說,這類患者首先要學會管理情緒,學會適度地宣泄;其次,不要把睡眠看得太重;最后,培養健康規律的生活方式。嚴重的應求助于專業人士。
文/廣州日報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簡文楊、白恬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睡眠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