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為農業現代化找出路
民革中央建議以高科技創新補農業現代化“短板”
“只有掃清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障礙,才能更好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民革中央了解到,北京、上海、深圳、武漢等城市借助國家高新區的政策優勢,已經形成科技創新資源的集聚效應,完全具備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條件。為此,民革中央建議選擇這些城市創建涉農高科技創新基地,重點培育一批農業高科技企業,加強對農業重大基礎理論的研究,加快對農業前沿核心技術的研發,力爭在生物育種、農機裝備、智能農業、生態環保等領域取得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
當前,我國逐步涌現出一批農業科技型企業,并在生物育種、病原篩查與鑒定、疫苗研發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由于它們體制不姓‘公’,在國家項目評審、資金安排及科技獎勵等方面往往排不上隊,影響企業創新的積極性。”民革中央認為,要加緊落實中央有關精神,讓企業真正成為農業科技創新的核心主體,避免繼續“紙上談兵”和“自娛自樂”。“尤其要加大對民營農業科研企業的支持,破除制約企業創新的制度障礙,為鼓勵人才、技術、成果向企業流動動真格、出實招。”
農業生產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受自然災害影響大,針對這些特點,民革中央提出建立科學、彈性的農業科研項目績效評價體系,提高農業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要進一步明確和強化農業科研的公益性定位,使農業科技人員能潛心研究,避免‘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切實保障農業科研機構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此外,要加大涉農互聯網應用的推廣力度,引導涉農互聯網企業和互聯網技術人才到農村發展,切實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民革中央 高科技創新補 農業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