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精準扶貧背后的的政協力量
全國政協和全國政協委員推動精準扶貧工作綜述
全國政協委員兩會建真言,出實招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出發,明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日前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十三五’規劃《綱要》”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時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們需要脫貧的人口是5575萬。現在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有五年時間,要打好扶貧攻堅戰,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戰斗已經打響,目標就是消除貧困,如何制定戰術、配備糧草,并不浪費“一槍一卒”,牽動著每個全國政協委員的心。
兩會剛剛開始,委員們關注精準扶貧的建議已經開始刷屏,記者搜索“全國政協委員”+“精準扶貧”相關新聞有3000多篇,內容涉及農業、經濟、醫療、教育等各領域,視角多樣,不一而足。
精準扶貧首先是精準識別。如鮑義志委員建議,在精準扶貧實施之前,一定要在精準識別上下功夫,要深入調查研究,根據當年的實際,不完全套用以前的指標,實行動態進入和退出,同時要做好群眾工作,取得鄉親們的充分理解。
精準扶貧關鍵是做好頂層設計。張大方委員建議,通過建立以“一個基礎,三個支柱”為特色的更為立體精準的新扶貧體系,幫助全國幾千萬絕對貧困群體擺脫貧困。張大方說:“‘一個基礎’即建立統一的民生大系統數據平臺作為扶貧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三個支柱’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兜底機制、將扶貧融入區域發展戰略、創新資源動員體制機制。”在全國政協委員何偉看來,“扶貧并非政府一家之事,而是全社會都應高度關注和參與解決的時代課題。”何偉建議,在扶貧主體上要有多元化思維,重視企業與公益機構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
精準扶貧還要注意創新方式方法,讓高科技手段助力精準扶貧。徐曉蘭委員認為,目前我國在精準扶貧方面面臨貧困人口的識別不夠精確、在相關數據的動態跟蹤上缺乏行之有效的規則和手段等問題。“造成以上問題的關鍵在于扶貧中的數據獲取難、分析難和管理難。隨著科學的發展,‘互聯網+’和大數據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思路。”徐曉蘭委員說。全國政協委員李藍在“兩會”提案中表示,貴州、云南和廣西等省區先后提出了生態扶貧的新思路,促進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的良性循環,把“生態保護+產業發展”作為扶貧的新模式和新方向。生態扶貧將成為“精準扶貧”的有益補充成分。
治貧先治愚,教育扶貧成為長遠之計。說起貴州偏遠山區教育的現狀,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畢節市副市長冉霞嘆息不已:“一個學校才幾十個甚至十幾個人,好老師不愿去,校舍條件差,一些最基本的設備都沒有,更別提現代化教學設備、教學手段的覆蓋了。”冉霞呼吁,教育扶貧是百年大計,一個人受教育,全家人都受益。馬宗保委員今年帶來了一個關于提升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的提案。他建議,國家把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納入國家教育的“十三五”規劃,由現在的專項支持變成常態支持,由階段性支持轉變為中長期的支持。他認為,如果中西部高校結合地方特色發揮學科優勢,積極融入當地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就能逐漸改變貧困的軟環境。“人才培養是解決貧困問題的重要途徑。教育發展了,貧困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就能提高。”他說。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全國政協委員 精準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