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開局年,中國大外交以外促內、迎難而上
一是辦好在我國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推動世界經濟創新增長,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將主辦G20峰會排在第一,可見這是今年中國外交的頭等大事。
二是加強與各主要大國協調合作,建設“良性互動、合作共贏”的大國關系。這主要指中美、中俄、中歐三組大國關系,以及中國與其他新興大國的合作。
三是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與地區國家“持久和平相處、聯動融合發展”。“持久和平相處、聯動融合發展”是全新的提法,充分展現了中國大外交對周邊的高度重視、實足誠意與戰略定力,意在防止域外大國利用中國與鄰國的矛盾、投機取巧、從中漁利。
四是深化南南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合法權益。這體現了中國大外交的“不忘本”。
五是“建設性參與”解決全球性和熱點問題。這反映的是中國的“大國擔當”,包括有的放矢、合理務實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
六是加快“海外利益”保護能力建設,切實保護中國公民和法人安全。這也是中國大外交面臨的新課題,因為中國目前有3萬家企業遍布世界各地,中國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去年已達1200億美元,每年約1.2億人次中國公民出境。
2016年中國大外交將以外促內、穩中求進、迎難而上
2016年外部環境相當嚴峻、極其復雜,中國大外交面臨更多挑戰。
從長時段與大趨勢來看,“多極化”與“全球化”這“兩化”都在經歷新的波折,其中:
金融危機后多極化加速發展的勢頭出現明顯“退潮”。新興大國經濟下行“壓力山大”,巴西、俄羅斯、南非等“金磚”不同程度“褪色”,而美國藉由新科技新產業新能源革命,及其對外轉嫁危機的貨幣政策,其“一超”優勢得以重振,對外也再度逞強。
金融危機后國際社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共推全球治理的全球化也出現“蛻變”。美國熱衷于搞“小圈子”、“團團伙伙”,在WTO之外另起爐灶,通過TPP與TTIP重塑國際經貿規則,極力排擠孤立新興大國。今年美國大選更是充滿變數,鼓吹民粹、排外和孤立主義的“土豪、奇葩”特朗普異軍突起,在共和黨初選中勢如破竹,揭示美國社會對經濟全球化的嚴重疑慮、強烈抵觸,預示未來美國對外政策恐將更加自我中心、甚至倒退。
而在2016年的新年伊始,國際上各類風險挑戰便扎堆爆發,中國崛起也遭到霸權國家與周邊某些鄰國的聯手“圍堵”,美國在中國的“家門口”耀武揚威、喧賓奪主,南海問題與朝核危機同時發酵,2016“多事之秋”與“危機之年”露出苗頭,中國的“十三五”規劃要開好局也因而更為不易。
對此,2016年中國“大外交”唯有迎難而上、穩中求進,即為“十三五”開好局、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營造塑造有利外部環境,并通過“一帶一路”與國際產能合作以擴大國際經濟影響力,通過應對地區與國際熱點難點以增強國際戰略主動權,特別是要強化風險管理與危機管控,預防各類外部風險尤其是內外風險聯動共振。
(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政治所副所長、研究員)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兩會 中國外交 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