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為了人民的獲得感
立足基本國情把握民生“力道”
民生領域的快速發展,在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同時,也挑戰著各級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決策水平。特別是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對于民生改革措施落實環節的任務之重、壓力之大也須有充分預期。
一方面,經濟下行造成財政收入增速大幅降低,會對進一步改善民生所需的財力形成較大約束,這個問題在一些經濟困難的重點地區更加突出。“經濟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也會在一定時間內造成轉崗分流等就業機會的轉化,這同樣是顯性的困難和挑戰。”龔維斌表示。
另一方面,由于體制機制尚未完全理順,“中梗阻”問題仍然存在,對民生政策的全面落實形成現實障礙。“比如社會保險的跨地區轉移接續和居民社會保險的城鄉統籌、農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提高、社會力量參與民生領域建設等,都受到來自現行財政分配體制、土地產權擁有和流轉制度、行政管理體制等方面的阻礙。”李爽說。
與此同時,老百姓特別是年輕一代民眾的民生需求和預期越來越高。而從民生發展的剛性特征來看,只能做加法,不宜做減法,否則可能會引發抵觸,甚至影響社會穩定。
而且,在利益多元的社會背景下,民生需求也是分層分群的。比如,老年人更關注養老醫療改革,年輕人更關注保障房、教育、戶籍等改革。“既然‘眾口難調’,就需要通過機制進行優先排序,協調相關力量保障落實。對于這一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也要有充分準備。”楊宜勇說。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改善民生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財政收入多時,要安排好資金流向,全力以赴地解決民生難題;財政收入少時,應合理安排,實事求是,盡力解決當前必須解決又有能力解決的民生問題”。楊宜勇說,“這就要求各級政府既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又不能拋開基本國情,給群眾開‘空頭支票’。十八大以來出臺的民生政策很好地踐行了‘適度原則’,今后的民生改革也應如此。”
“我們不能指望通過一攬子解決的方式,一勞永逸地徹底解決民生問題。發展經濟要防止速成論,改善民生也是如此,應該多試點、小步走、不停步。既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瞄準全面小康‘目標基準’,避免超出承受能力,掉入‘高福利陷阱’”。吳忠民說。
編輯:秦云
關鍵詞:十八大 改革 民生 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