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精準考核有助激發扶貧制度優勢
考核辦法可以說是軍令狀、責任書的具體化,在行政體制明確了職責和獎懲,有助于激發扶貧的制度優勢。不過,在某種程度上,脫貧致富也不能僅靠官員。
春節還鄉聚會,一個在縣城扶貧局工作的同學,直言“壓力很大”,同樣在政府工作的同學則安慰他:扶貧受重視,你們也能出成績啊。春節過后,就看到中辦國辦印發了《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想到同學的壓力和動力,更為理解。
進入“十三五”之年,扶貧是一個關鍵詞。讓7000多萬人擺脫貧困,是一個莊重承諾。對于中國的國情而言,“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但對于中國的體制而言,則是“脫貧不脫貧,關鍵在干部”。能否更好地發揮在組織領導、調配資源等方面的體制優勢,對于實現“十三五”期間的目標,無疑有著決定性作用。
可以說,考核辦法的出臺,正是為了進一步發揮這樣的制度優勢。2015年底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強調,要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多個省份的領導當時就在會上與中央簽下了脫貧攻堅責任書。這絕不能只是表態。考核辦法可以說是軍令狀、責任書的具體化,在行政體制明確了職責和獎懲,有助于激發扶貧的制度優勢。
這一考核辦法,也制定得比較科學。考核辦法主要適用于中西部22個省份,東部先發地區則在此之外。這樣的“區別對待”,體現著因地制宜。而在考核辦法中,更明確列出了6個可能發現的問題,不僅有未完成任務、違反資金使用規定等,還有違反貧困退出規定、違反貧困縣約束規定,劍指“戴帽炫富”“爭戴貧困帽”等問題,有著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值得注意的是,考核辦法中,首次引入“第三方”力量,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委托有關科研機構和社會組織,對相關考核指標進行評估。這無疑能更好地利用獨立性與專業性的優勢,有效規避政府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而帶來的弊端。既能發現一些政府內部監督碰觸不到、不敢公開的問題,又能讓上級領導掌握豐富真實、原汁原味的第一手情況,使各項脫貧數據更可靠、更公正。
換個角度看,這樣的科學考核,也是對貧困地區的官員負責。此前,甘肅省曾以扶貧業績考核官員,6人因扶貧績效考核“一般”被調整,8名則被提拔重用。有升有降、有上有下,讓扶貧成為與領導干部個人利益攸關的事。在這樣的脫貧壓力之下,考核也需更加精準,畢竟,升遷降職對官員都是大事,不能讓他們上得僥幸、下得委屈。
不過,在某種程度上,脫貧致富也不能僅靠官員。一方面,扶貧開發也需要一個大環境,很多時候,貧窮不僅有經濟原因,也有文化和社會原因;另一方面,對于個人和家庭而言,脫貧的意愿與能力也同樣重要。也正因如此,官員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單純的扶貧,更需要在經濟發展、文化建設、民風改進、人心重塑上,寫一篇大文章。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精準考核 扶貧制度 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