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以公允調查回擊“天價魚”式的消費陷阱
16日上午,因“天價魚”事件而飽受困擾的常州消費者陳巖向記者表示,哈爾濱的專項調查小組出具的調查情況不屬實。關于店方出示的一個簽了“陳”字的菜單,陳先生說“那肯定不是我簽的字,這個可以做筆跡鑒定”。此外,陳巖還澄清,“和那個老板確實擁抱過,但只是擁抱,并沒有和解。”據(jù)悉,2月15日,哈爾濱官方曾就此事給出初步調查結論,稱涉事飯店明碼標價,不涉嫌違規(guī),并且舉報者陳先生曾與涉事飯店老板擁抱和解。(2月16日 中新社)
數(shù)日發(fā)酵之后,“天價魚”事件非但沒有塵埃落定,反倒越發(fā)疑云滿布。在連番反轉、再反轉之后,所謂的是非對錯,正慢慢變得模糊含混。由于“筆跡爭議”等新看點的加入,這場普通而嚴肅的消費糾紛,儼然正滑向全民偵探劇的庸俗劇情。一面是幾乎一邊倒的官方調查結論,另一面卻是民間持續(xù)不斷的舉證、批判與質疑。當事人陳巖最新的火爆發(fā)聲,無疑將兩方陣營、兩種意見的拉鋸,又推向一個高潮。
事實上,在哈爾濱松北區(qū)公布調查報告之際,曾經(jīng)直言“未能聯(lián)系到當事人”,并稱希望其主動與之聯(lián)系,還原事件原貌。從這一細節(jié)不難看出,當?shù)毓俜綄τ谧约核o出的“結論”,還是留有足夠的回旋余地!如今,陳巖隔空回應,自然是對后續(xù)調查的一大利好。我們期待著,當?shù)叵嚓P職能部門,能夠秉持公允立場、拿出最大的誠意,爭取盡快與陳巖取得直接接觸,繼而在采納各方說辭、嚴謹核實甄別之后,最終給出令人信服的調查結論。
在15日,當?shù)卣{查者僅僅憑著店方的一面之詞,就急不可耐拋出疑點重重的“調查報告”,這本身就顯得很是詭異。在很多人看來,此一舉動頗有地方保護主義,以及“危機公關、維護形象”之嫌!如此這般,過程存疑、結論偏頗的“調查”,不僅未能平息眾怒,反而會加劇焦慮。再加之,由此衍生的地域污名化和露骨的人身攻擊,更是使得“天價魚”事件一步步復雜化、情緒化。
或許,尤需厘清的一點在于,“天價魚”事件無關其他,本質還是一起消費糾紛。評判其中是非曲直,要基于事實真相,要基于法律界定,更要基于市場常識。當?shù)卣{查組表示,涉事餐館明碼標價,故而不涉及違規(guī)——這套邏輯看似有理,其實并不能站住腳。這是因為,陳巖系旅行社“引導”進店消費。陌生的消費場景,陌生的消費對象,這一切都決定了,陳巖被置于刻意營造的信息不對稱狀態(tài),故而很難做出理智的判斷與選擇。
“天價魚”事件,有別于一般的宰客事件,就在于它乃是一種共謀式、鏈條化的消費陷阱。其雖然不是赤裸裸的宰客欺生,卻經(jīng)由各方合作而精明地打造出一種封閉的、不對等的消費場景。置身其中,消費者缺乏比照的對象、缺乏思考的基礎、缺乏適用的經(jīng)驗,很容易就被煽動著、被誤導著作出錯誤的消費決策……凡此種種,顯然不是機械套用相關價格管理辦法,就能說清楚的。
捍衛(wèi)消費公平,絕不是做到明碼標價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要保護消費者充分運用理性、審慎做出決定的權利。但愿“天價魚”事件的后續(xù)調查,能夠對此有所說明。(然 玉)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公允調查“天價魚”事件 消費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