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讀圖今日讀圖
和尚圓寂肉身3年不腐 盤點國內現存肉身佛像
揭秘“坐缸”文化
所謂“開缸”,指的是佛教中的僧人圓寂后舉行的一種儀式,包括坐缸、封缸、開缸三個主要環節。在普照寺中圓寂并坐缸的這位老和尚法號福厚,1919年生于晉江青陽,13歲時由泉州崇福寺的妙月和尚剃度出家,從此開始了長達81年的修行。
在文革期間,那時候因為政治的原因,很多出家人都回家了,在崇福寺里面,他是唯一沒有回去的。在我們這些晚輩見到的老和尚,他就是自己默默修行,平常都不講話的這么一個老和尚。
福厚老和尚是泉州崇福寺的首座,也擔任過紫帽山普照寺的監院。他修行虔誠,日常緘默無言,心中默持佛號,后輩稱之為“密行尊者”。2012年,福厚老和尚以94歲高齡圓寂,出于尊敬,普照寺決定以“坐缸”之禮來收斂他的遺體,福厚老和尚以盤腿坐姿被封入缸中。
在佛教文化當中,只有獲得廣泛肯定和贊揚的僧人,才有資格在圓寂之后被鍍以金身,成為肉身菩薩受人膜拜。普照寺此舉,也顯示了福厚老和尚在后輩僧人和信眾心里的地位。
作為一種殯葬方式,“缸葬”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到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那時的人們就會將逝者的遺體放入陶制容器中予以安葬。而佛教將“坐化”和“缸葬”二者結合,形成了一種具有特殊含義的儀式,并影響到其他的民間信俗。
佛教對“肉身不壞”之追求,最早源于釋迦牟尼佛。后世僧人選擇“坐缸”,主要也就是為了成就所謂的“肉身不壞”,我國歷朝歷代的文獻也多有記載。高僧坐缸尸身不腐,后輩僧人和信眾會為他鑄上金身,當做肉身菩薩來供奉。
編輯:楊嵐
關鍵詞:和尚圓寂肉身3年不腐 和尚圓寂肉身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