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莫讓“跑官”污染官場政治生態
昨日,一篇《甌海疑似“跑官”短信意外曝光》的文章,在網上熱傳。據悉,浙江溫州甌海區旅游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馮偉,將一條“跑官”短信錯發到他人手機上。昨晚11時39分,甌海官方通報稱,經甌海區紀委調查,核實該短信確系馮偉發送,現馮某已被停職檢查。(12月11日新京報)
網傳文章稱,8日下午,浙江溫州甌海區某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馮偉,將一條疑似“跑官”的短信,誤發到他人手機上。短信內容顯示,這條短信原本發給“陳書記”,稱紀委要將其下派但自己不想被下派,表示“程副局長馬上退居二線,我想趁這個機會轉崗位旅游局副局長”。“麻煩你跟葉部長和黃慧部長講一下好嗎?可能馬上到位,時間很緊。謝謝關照。”這條短信,當事人一共發了兩遍,第二遍比第一遍多了一個署名“馮偉”。
馮某的跑官訴求很明顯,自己想“上”不想“下”,在有機會能“上”的機會下,迫不及待的加入了“奔跑吧,官員”的隊伍。不少干部在黨委換屆或干部調整之際,到處活動,希望能“跑”出更大的官職,從而謀取更大的利益。低層次的腐敗是“手上揩油”,中層次的腐敗是權力尋租,高層次的腐敗便是買官賣官。“越跑越高”的官職,權力尋租、權錢交易,或者以后成為“賣官者”就更順暢一些。而跑官者跑出了高升,更能群而效仿之,久而久之,成了潛規則,見怪不怪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發現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有買官賣官、跑官要官跑官賣官在一些基層政府是普遍性的政治生態。在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出臺了很多規章制度、管理辦法的情況下,仍普遍存在,是選人用人方面典型的不正之風,是對我國干部管理制度的破壞,更危害黨管干部的權威性。
跑官賣官日益嚴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現行的官員選拔制度,缺少具體、客觀的評價指標,官員要具備“德、能、勤、績、廉”,但勤、廉通過什么指標來體現,又有什么樣的評判標準呢?指標的難以把握,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二是“一把手”掌握的權利過于集中,一個干部能不能升遷,什么時候升遷,仍是個別領導干部的“一言堂”,對選人用人有絕對的決定權,在其他競爭者努力巴結“一把手”的不正當前提下,一些人也只能迫于無奈,加入到“跑官”的行列中。三是對于買官賣官者的處罰力度較輕,在不是“帶病提拔”,無關痛癢下,許多地方紀委都是教育了事,不足以引起警戒,責任追究力度缺乏足夠的震懾力和威懾力,許多人仍甘愿冒險一試。
“跑官”問題,最根本的還是我們的選撥機制,官員選拔過程不透明,用人的標準和相關程序不清晰,加上人為因素的干擾,給了跑官賣官滋生的土壤。破解跑官問題,首先便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從源頭上防止用人不正之風的力度,同時要分解一把手權利,打破“一把手”對選人用人的權利壟斷,實現選人用人的公開透明化,接受社會監督。
其次,應該發動群眾和社會輿論,強化對官員選拔、任用過程的監督,真正讓“能者上,庸者下”,不給貪腐行為留下死角。再者,給予“跑官賣官”者嚴肅的懲戒,讓處罰、讓紀律斬斷“買官者”的黑手,堵住“賣官者”的胃口。深化制度改革,加大對“一把手”權力的制約,加大對違法亂紀者的處置力度,才能讓“跑官”腐敗“樹倒根絕”,還基層政治生態風清氣正。(劉希希)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馮偉“跑官” 貪污腐敗 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