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很黨派 很黨派
拔窮根、治窮窩、換窮業
九三學社在雙周座談會上建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精準扶貧推進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專業化社會化,探討種糧補貼和黑土地保護相結合
張健為此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精準投入。制定統籌扶貧資金捆綁安排使用政策措施,加大水、電、路、危房改造投入及對革命老區、民族、邊疆及貧困地區轉移支付力度,加強資金使用監管。二是精耕特色產業。建立跨部門大健康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和管理協調機制,制定人才、科技、土地、財稅、金融等特殊支持政策,重點扶持一批貧困地區融中醫藥、旅游休閑、養老養生、體育健身、食品生產加工為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集群,防止養老、體育、旅游等部門產業自成體系,低檔次重復建設。三是精心民生保障。整合相關部門資源,統一制定大病醫保政策,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增加財政投入,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督促大病醫保公司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繼續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設施建設,強化鄉村兩級本土衛技人員培養和培訓,逐步實現村衛生室全覆蓋。結合城鄉人口流動新情況,科學編制城鄉中小學改擴建規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發展職業教育,讓貧困地區學生免費接受中等職業技術教育。
姜剛杰說,貴州有武陵山、烏蒙山和滇桂黔石漠化三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許多地方不適宜人類居住,目前仍有600萬人未脫貧。2012年5月,貴州省委省政府實施生態移民工程,計劃到2020年易地扶貧搬遷204萬人,3年來已搬遷42萬人,目前存在三個問題。一是補助標準低。移民建房造價一般在1300元/㎡左右,按每戶4人、人均補助1.2萬元計算,移民住進100㎡住房,缺口8萬元左右,貧困移民自籌壓力大。二是地方政府配套投入壓力大。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實施重點是50個國家級貧困縣和三大連片特困地區,這些縣(區)經濟發展滯后,財政資金配套困難,同時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整合力度不夠,導致移民安置點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滯后,影響了移民生產生活。三是移民就業和后續扶持力度不足。移民搬遷后,雖然通過各種措施確保每戶至少有1個勞動力實現城鎮就業,但由于生活成本增加,脫貧易,小康難。特別是移民搬遷后,對原有土地開發利用、安置區產業扶持思考和規劃不夠,移民增收措施沒未精準到村到戶,以致部分移民戶存在“兩頭住”現象。
姜剛杰就“拔窮根、治窮窩、換窮業”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將162萬扶貧生態移民搬遷對象納入全國易地搬遷1000萬人實施范圍。二是按人均2萬元補助移民建房;采取發行專項債券和中長期貸款融資方式,以債券作為資本金,通過省級財政購買服務為保證的辦法,向政策性銀行融資;中央政府負責移民住房補助,地方政府負責基礎配套建設及后續產業扶持資金。
17名全國政協委員和1名專家在會上發言。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介紹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精準扶貧工作情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副主任何立峰、國家民委副主任羅黎明、財政部副部長胡靜林等與委員互動交流。
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張慶黎、馬飚出席座談會。(穆建民)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九三學社 委員 雙周協商座談會 建言 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