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雕版:印刷史上的活化石

2015年01月26日 14:09 | 來源:國際金融報
分享到: 

222

 

雕版:印刷史上的活化石

雕版:印刷史上的活化石

 

  來源:國際金融報

  古籍收藏有很多門類,其中,雕版古籍更是得到許多藏家的重視。

 

  古籍收藏玩家李賢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由于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稱,所以,收集古籍雕版是骨灰級玩家們畢生的愿望。

 

  “雖然雕版收藏不算大眾收藏范疇,在拍賣市場上也很少見,但是在我們圈子內,它是古籍收藏的貴族——神秘、昂貴而且稀有。”李賢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雕版收藏前景光明,堪稱“未來的奢侈品”。“當你真正看到一張老雕版,里面全是歲月的痕跡,從雕版上的磨損,你能感受到時間的力量。”癡迷于雕版收藏的私人博物館北京文津雕版博物館館長姜尋如是評價。在他看來,一塊雕版蘊含的不僅是文化、歷史和藝術,也具有科研價值。

 

  文化的沉淀,加上歲月賦予的特殊韻味,成就了古籍雕版的魅力。從某種程度而言,雕版收藏家更像是雕版文化的傳承者和守護者。在這個文化復興的年代,它是收藏界待價而沽的明珠。與此同時,記者偶然間發現,和雕版相輔相成的雕版藝術,也逐步在藝術收藏的舞臺中大放異彩。

 

  始于公元3世紀

 

  雕版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紀的晉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隨著紙墨的出現,印章也開始流行起來。

 

  公元4世紀的東晉時期,石碑拓印得到了全面發展,它把印章和拓印結合起來,再把印章擴大成一個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方式,把紙鋪到版上印刷,即為雕版印刷的雛形。而用來印刷的拓印底版,也就是最早的雕版。

 

  接下來,雕版能夠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就不能不提到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雕版印刷術了。

 

  大約在公元7世紀前期,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術在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誕生了。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紙上按所需規格書寫文字,然后反貼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據文字刻出陽文反體字,這樣雕版就做成了。接著在版上涂墨,鋪紙,用棕刷刷印,然后將紙揭起,就成為印品。

 

  根據資料記載,雕刻版面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但雕版完成后一經開印,就顯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優越性。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實物,是在敦煌發現的印刷于公元868年的唐代雕版印刷《金剛經》,印制工藝非常精美。

 

  而通過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開始只在民間流行,并有一個與手抄本并存的時期。唐穆宗長慶四年,詩人元稹為白居易的《長慶集》作序中有“生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于繕寫模勒,燁賣于市井”。“模勒”就是模刻,“燁賣”就是叫賣。這說明當時的上層知識分子白居易的詩的傳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值得一提的是,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雕版印刷在唐代尚未盛行,從五代時期開始,馮道始印“五經”。以后,經典皆為版刻本。到了宋代時期,雕版印刷已發展到全盛時代。公元971年,成都刻印總共5048卷的《大藏經》,雕版13萬塊,花費12年。至今,中國仍保存著大約700本宋代的雕版印刷的古籍,清晰精巧的字跡使之被認為是稀有的書中典范。

 

  列入非遺保護名錄

 

  眾所周知,雕版印刷術是一種具有突出價值且民族特征鮮明、傳統技藝高度集中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凝聚著中國造紙術、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幾種優秀的傳統工藝,最終形成了這種獨特文化工藝。

 

  不可否認,它為后來的活字印刷術打開了技術上的先河,是世界現代印刷術的最古老技術源頭,對人類文明發展有著突出貢獻。在歷史學者們看來,它的實施對文化傳播和文明交流提供了最便捷的條件。

 

  換句話說,在中國的四大發明中,有兩項(造紙術和印刷術)與它直接相關,這在中國其他傳統工藝中是罕見的。 因此,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稱,去年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而作為雕版印刷術工具的雕版,其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更是不能抹去。

 

  資料中記載,雕版印刷所用的雕版通常由杜梨木、棗木、紅樺木等制成。而制作雕版的過程雖然不怎么復雜,卻需要一些耐心。首先,將木板鋸成一頁書面大小,水浸月余,刨光陰干,搽以豆油(5550, -16.00, -0.29%)備用。刻版時,首先將木板刮平磨光,然后將薄紙書寫的字樣浸濕后反貼在木板上。待紙干透,取下,字跡就已清晰印在木板之上。最后,以刻刀鑿刻,令文字陽凸,空白凹陷,鋸去版框欄線外多余的木板,就制成了一塊印刷雕版。印制時,以雕版字面涂墨,上覆印紙,輕輕捶拓以成印文,與制作碑刻拓片的操作類似。

 

  因為大部分歷史上遺留的雕版材質都是木頭,保存起來非常困難,所以至今存世的古籍雕版都會遭受破損。李賢告訴記者,很多收藏家手中的雕版都是明清時期用來給書籍作插畫的雕版。

 

  “這些雕版如今分散在各個地方,我的一位朋友曾經還從一個揚州的一個農戶家里買了幾塊雕版——它們差點被那里的人當做柴禾給燒了。”李賢告訴記者。

 

  在李賢看來,如今很多人還沒有真正了解到那些雕版的價值,而作為中華文明歷史的載體之一,雕版的價值需要時間去慢慢開發。

 

編輯:邢賀揚

1 2

關鍵詞:活化石 印刷史 雕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