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王東杰:“普通話”是如何產生的?
澎湃新聞:清末“國語”成為一個流行的概念取代“官話”,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國語”又被“普通話”所取代,您怎么看近代中國標準語經歷的兩次“正名”?
王東杰:這兩次“正名”都和政治思想的波動、政治權力的更迭有關。用“國語”取代“官話”,主要與現代民族國家建設的啟動有關。它意味著一套統一的、標準的語言正式成為國家建設的目標。
我們可以借鑒英國學者安東尼•史密斯(Anthony D. Smith)對“國族”(nation)和“族群”(ethnic group)所做的區分來理解“官話”和“國語”的關系。史密斯認為,族群是歷史上自然形成的群體。它“通常沒有政治目標,并且在很多情況下沒有公共文化”——只擁有“某些共同的文化因素”。但“共同的公共文化”卻是國族的一個“關鍵特征”。某些族群“為了立志成為國族并被承認為國族”,必須要發展一套“公共文化”。顯然,“官話”乃是族群的“共同的文化因素”之一,但既談不上“標準化”,也不針對“所有成員”;“國語”則是一群人“立志成為”并“被承認”為“國族”而自覺建設的“公共文化”的一部分,為全體成員所共享。
“普通話”取代“國語”,也有其政治目的。這一概念的鼓吹者同樣想建立一個統一的現代國家。但他們在一些基本問題上與“國語”的擁護者產生了分歧:這個統一的現代中國應是怎樣的?不同階級、地區、民族在其中處于何種地位?最重要的,要達成這一理想,應依賴哪種力量,采取什么樣的行動?“普通話”原本是“國語”的同義詞,讓它單獨出來扮演“國語”批評者的角色,就是要承載“左翼”人士對這些問題的不同思考。而“左翼”人士的答案,既受到不同層次的政治思想(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斯大林的民族政策和語言理論)的影響,也和不同時代變動著的政治需要密切相關(如前所述,“普通話”的涵義實可以新政權的建立為界,分為前后兩個階段,頗有不同)。
20世紀80年代,曾有一批學者(主要是香港的語文工作者)建議取消“普通話”的說法,恢復“國語”概念,引起過一場討論。但官方并沒有采納。前面說過,從內涵上看,這兩個術語所指涉的對象其實并無差別。那么為什么不恢復“國語”稱謂呢?其中,民族平等是一個最重要的考慮。“普通話”只是漢語標準語,它當然還是各民族的交際語,但不是“國語”。與之類似,在民國時期曾經極為流行的概念,如“國術”、“國醫”、“國劇”等,在20世紀50年代也一并被廢除,也都出于同樣的原因。
編輯:羅韋
關鍵詞:國語 統一 普通話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