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史記·資政>首義槍聲首義槍聲

陳寅恪出的高考“怪”題

2014年06月26日 15:29 | 作者:賴晨 | 來源:人民政協(xié)報
分享到: 

  據(jù)穆鳳良、許建平的《譯德載物:清華人文學者對中國翻譯的貢獻》(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記載,1932年,陳寅恪任清華大學國學院導師,為該校的高考國文試題出了一道作文題和一道怪題——對對子,上聯(lián)為“孫行者”,要求考生對出下聯(lián)。

  “孫行者”即《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家喻戶曉、老少咸知,可讓考生對對聯(lián),就有點難為這些中學生了。據(jù)說后來只有3位考生對上了,其中一位考生即今著名語言學家、北大中文系周祖謨教授。他們對的是“胡適之”,“孫”對“胡”(猢猻),“行”對“適”,“者”對“之”,答案是胡適的名字,相當有趣,大大出乎陳寅恪的意料。

  當時人們都認為陳寅恪是故意要調侃好友胡適之的。其實陳寅恪的標準答案是“王引之”(清代訓詁學家)或南北朝數(shù)學家“祖沖之”,根本就沒有調侃胡適的意思。

  陳寅恪出此題是為了考察學生的文字、聲調、詞匯、語法、文學等方面的國學水平。他在《<西游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考察了“孫悟空”之所以叫“孫行者”的民俗學原因:“印度的故事書《維摩詰經(jīng)》《文殊問疾品》傳入中國,被南北朝的高僧僧佑改編為《出三藏記集》,吳承恩后來讀到了此書。孫行者名字的來歷,實為玄奘西天取經(jīng)時,一個胡僧為之帶路。胡僧與猢猻諧音,加之漢人好熱鬧,戲傳為‘孫行者’。”

  陳寅恪的出題說明:“對對子”包含了微觀與宏觀的文化,也蘊含了語言的共性與個性。難怪他出的這套漢語試卷題被清華大學采用了。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民國時期高考作文題 陳寅恪 孫行者 胡適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