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沸點
三處土司遺址成功申遺 中國世界遺產達48項 全球第二
原標題:三處土司遺址成功申遺-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48項 居全球第二(圖)
孩子在湖北恩施的唐崖土司城內游玩。 新華社記者 郝同前 攝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申報的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三處遺址均是土司制度鼎盛時期的遺存。
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遺存,曾是中央委任、世襲管理當地族群的首領“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
老司城遺址位于湖南永順縣城以東靈溪河畔,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權的司治所在地,彭氏土司政權始建于后梁開平四年(910年),鼎盛時期轄20州,范圍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省市邊區,止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歸流”,歷經五代、宋、元、明、清,歷時818年,歷經28代,共35位刺史或土司。
唐崖土司城遺址位于湖北咸豐縣,始建于元代初期,明代末期擴建,辟3街18巷36院,包括衙署區、宗廟區、軍事區,以及書院、花園、養馬場、狩獵場等,占地100多公頃。作為這座城的主人,覃姓唐崖土司世代居宦,相沿十八代,歷位460余年。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唐崖土司被廢,象征其權力的土司城逐漸湮沒。
海龍屯土司遺址位于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始建于南宋末的(公元1257年)15世土司楊文,海轄區內以仡佬族、苗族群眾為主,是古播州土司楊氏土司屯兵重地,其與外圍軍地駐地養馬城、養雞池、養鵝池互為犄角,構成播州龐大的軍事防御體系。1600年,播州第29代世襲土司楊應龍反叛朝廷,在24萬明軍100多天的圍攻下,海龍屯城堡最終湮滅在戰火之中。
永順縣委書記石治平說,目前老司城村總共有村民1600人左右,遺址核心區里面還居住有400多原住民,是真正按照世界文化遺產要求的“原遺址、原住民、原生態、原文化”進行保護的。“下一步我們會進一步完善保護體系,制定村規民約,把各項保護的條例法規落實,同時對遺址區進行24小時行查值守。”石治平說。
得知申遺成功,湖北省咸豐縣陷入一片欣喜之中。“唐崖土司城遺址申遺成功了,我們很高興,很自豪。世界文化遺產品牌來之不易,我們要保護好、利用好。”咸豐縣唐崖司村村民覃國安說。
咸豐縣代理縣長鄭東來說,唐崖土司城遺址具有世界價值,是咸豐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咸豐縣將以此為契機,推動全域旅游,打造“休閑旅游目的地,世遺土司文化區”。
“這些年的努力終于沒有白費。”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海龍屯考古隊領隊李飛高興地說,“貴州省作為土司文化大省,海龍屯的成功申遺,將為今后繼續拓展土司考古研究打開新的領域和方向。”
在海龍屯居住了26年的村民劉炬材說,這里的古城墻、古關隘、古青石深深吸引他。“這也是影響我回到海龍屯做一名導游,讓更多人知道、了解海龍屯的原因。”劉炬材說,“海龍屯申遺成功,我非常開心,這么多年的心愿終于實現了。”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對海龍屯關口、城墻等遺存的修繕保護,聘請高水平、熟悉海龍屯的專家學者,定期或不定期把脈文物安全、開展價值研究等工作,依法利用與合理開發好海龍屯,守護好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遵義市匯川區區長郭正勇說。
隨著中國土司遺址4日在第3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48項,居全球第二,僅次于意大利。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大會期間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對于中國,申遺成功不是終點,而是履行保護責任的新起點。
他強調,對待文化遺產,中國官員不能太“任性”,重申報、輕保護的做法絕不可取。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土司遺址 申遺成功 全球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