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策論
讓個人事項申報打成制度組合拳
領導干部報告的個人事項,只是一個干部管理的“大數據”。動真格的申報、動真格的審查、動真格的問責,以及更大范圍內的公開與更多人參與的監督,將是這一制度必然的發展路徑。
目前,全國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已基本完成了個人有關事項的集中填報工作,并就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作出書面“承諾”。24日,《人民日報》推出大篇幅報道,將這一制度稱為“中國特色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體系”,讓人感受到這一制度的分量。
領導干部報告個人事項,是反腐敗的第一道關口,也是一項基礎性的工程。以申報事項為基礎,對領導干部及其親屬的情況進行全面核查,既能發現腐敗線索,也能對腐敗行為形成震懾。至少,在每年一次面對申報表時,那些心里有鬼的干部們,難免會感覺到“灼灼的目光”。
讓人欣喜的是,2014年,申報制度真正長出了“牙齒”。有媒體報道,去年江西副省長姚木根落馬,正緣于不實的申報。中央巡視組調看申報表時,發現姚木根僅填一套房,而其被舉報的房產多達十多處,兩者之間有很大出入,引起中央巡視組注意。而在中組部的抽查核實中,有5名擬提拔中管干部、數十名廳局級、縣處級考察對象被取消提拔資格。今年,隨機抽查的比例,將由目前的3%—5%提高到10%,相信因之而被發現的問題,也會有相應的增長。
其實,領導干部報告的個人事項,只是一個干部管理的“大數據”。要真正將這個“大數據”用起來,還需一套協同程序。比如,“凡提必核”制度的建立,就是以干部的個人報告為基礎,進行審核篩查,防止“帶病上崗”。再比如,正在推進的個人報告事項匯總綜合、抽查核實等,也能夠進一步“激活”這些數據。
從制度建設的角度看,領導干部個人事項申報應有一個完整的鏈條。這一鏈條至少應該包括申報、審核、公開、監督、問責等環節。如果僅僅是停留于個人自覺的報告,難免讓很多官員心存僥幸,在報告個人事項時謊報、瞞報,認為這是走過場。動真格的申報、動真格的審查、動真格的問責,以及更大范圍內的公開與更多人參與的監督,將是這一制度必然的發展路徑。
在辦理引爆輿論的大案要案的同時,反腐敗也越來越從制度的層面發力。正如習近平在論述改革方法論時所說,改革要有“耦合性”。反腐敗的各項制度,同樣也需要有“耦合性”。巡視是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中行之有效的一種制度,王岐山也曾指出,要在巡視中對干部個人申報事項進行抽查,進一步提高巡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制度建設上,如果能有更多這樣的“組合拳”,應該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相比于雷厲風行的打虎拍蠅,官員個人事項這一基礎性的數據建設、制度建設,無疑是一種沉潛的力量。相信,隨著領導干部申報個人事項“升級”,這種力量必將得到更持久的釋放。
編輯:水靈
關鍵詞:個人事項 申報 打成制度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