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微言大義
遛狗拴繩成為共識 仍需持續引導
近日,江西贛州一母女在公園遛彎時遭到四條大型犬撕咬,事件曝光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涉事犬主因未盡安全管理義務,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近年來,從河南南陽的男童不幸身亡到陜西西安的路人驚魂一刻,類似事件接連發生,每一次都將“文明養犬”的話題推上風口浪尖。惡犬傷人事件屢屢發生,其根源不僅在于一些犬只的危險性,更在于飼養人未盡到其飼養義務,在于其法律意識淡薄。在一個以法治和文明為基石的社會,遛狗拴繩并不僅是禮儀問題,而是法律底線。
一些飼養人遛狗不拴繩、違規飼養烈性犬的現象屢見不鮮,不少人認為這是個人自由甚至是“小事”,卻未意識到一條松散的狗繩可能牽連出生命之重。當惡犬傷人時,飼養人不僅可能面臨天價賠償,甚至可能觸犯刑法,面臨過失致人重傷罪甚至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指控。事件背后,往往是一些飼養人缺乏起碼的社會責任感,只顧個人便利而忽視公共安全。盡管我國已出臺了動物防疫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養犬行為進行規范,但法律的執行力度和公眾的法律意識都仍需加強。
遛狗拴繩這件事,看似簡單,但仍舊需要法律的硬性約束和社會共識的形成。正如“喝酒不開車”通過持續的法律普及和社會宣傳,逐漸成為全民共識一樣,“遛狗拴繩”同樣需要有關部門及媒體持續不斷地引導以形成廣泛的共識。只有這種文明行為被賦予足夠的制度剛性,才能讓人們真正對規則懷有敬畏。
文明養犬不僅是對他人安全的尊重,更是對自己法律責任的擔當。遛狗拴繩是底線,但更深層次的要求,是全社會共同營造一種責任與規則并重的養犬文化。從制度上看,有關部門應完善養犬管理條例,加大執法力度,確保違法行為能夠被及時發現并得到制止;從社會層面看,每位飼養人都應深刻認識到,狗繩連著的,不僅是一個家庭對寵物的責任,更是一種對公眾利益的尊重。只有當遛狗拴繩成為共識,惡犬傷人的悲劇才會真正成為過去式。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