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春秋>政協歷史
兩張天安門照隔了一年
▲ 開國大典時,龔澎在天安門城樓上。
▲ 共和國第一個國慶日,龔普生和章漢夫在天安門城樓上合影。
1949年9月出席第一屆政協會議的662位代表(當時不叫委員)中,有父子代表陳巳生、陳震中,母子代表何香凝、廖承志,姐妹代表龔普生、龔澎。其中龔澎又和喬冠華成為夫妻代表。這里先回顧合肥籍姐妹花龔普生、龔澎登上天安門并參與組建外交部的往事。
1939年,龔普生先率中國青年代表團參加阿姆斯特丹世界基督教青年大會,后參加巴黎世界學生聯合會會議,回國后到重慶曾家巖50號向周恩來報到。周恩來要名氣已響但未暴露共產黨員身份的龔普生以學生領袖的背景到美國去,“你完全有能力做更多的國際統戰工作!”
龔普生讀完碩士又攻博期間,參加聯合國事務性工作。期間,中國代表團到舊金山參加創立聯合國,龔普生結識了中共代表董必武的秘書章漢夫,互有好感,通過鴻雁傳書,漸生情愫。
龔普生回國后,在西柏坡中央婦委工作。周恩來、鄧穎超一直關心著這位“大齡青年”的婚姻大事,1949年6月中旬,鄧穎超從北平去上海接宋慶齡北上,特意“捎”上了龔普生。7月1日是黨的生日,在鄧穎超的主持下,36歲的龔普生和時任上海市委常委、市軍管會外僑處處長、44歲的章漢夫舉行了簡樸的婚禮。鄧穎超說:“你的家長不在身邊,我就作為女家的代表陪送你了!”隨后龔普生返回北平。
10月1日,龔普生作為團體代表中的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候補代表,在天安門參加開國大典。
龔澎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和姐姐龔普生一起就讀燕京大學,一同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1938年到延安,翌年在晉東南任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秘書。1940年開始長期跟隨周恩來在國統區工作,曾任周恩來秘書兼英文翻譯、《新華日報》記者、南方局新聞發言人,1943年和喬冠華在重慶結婚。
1946年初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方面新聞組組長。軍調失敗后到上海組織出版英文刊物《新華月刊》,在香港主編英文刊物《中國文摘》。
1949年龔澎回北平參與籌組外交部,以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總會代表的身份出席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同時,任中共香港工委書記的喬冠華以華南解放區代表的身份出席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
右邊照片的拍攝時間曾長時間被誤以為是開國大典時,其實不然。考證有兩點:
第一,1949年11月8日晚,外交部舉行成立大會,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拿著花名冊依次點名,副部長為王稼祥、李克農、章漢夫。點到章漢夫時,周恩來說,他“正從上海趕來。20年代的老黨員了,早年留過美,后來又留蘇,當過省委書記。抗戰勝利后曾在香港做外事工作。天津解放,他主持天津的外事工作;上海剛解放,中央又派他主持上海的外僑工作”,說明章漢夫沒參加開國大典。點到司局長時,周恩來讀到亞洲司司長沈端先(夏衍)的名字時說:“(夏衍)現在還在上海任宣傳部副部長,目前暫由喬冠華代理司長。”讀到龔普生的名字時,職務為外交部國際條約法律司副司長。
第二,照片上章漢夫佩戴的“國慶”胸帶,上有國徽。眾所周知,第一屆政協會議決定將北平改名北京并作為首都,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五星紅旗為國旗,采用公元紀年等。而國徽是1950年6月18日第一屆全國政協第二次會議通過、9月20日公布的。此前,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根據政協建議案,通過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宣告“自一九五零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的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1950年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國慶日。
綜上所述,再參考其他史料,此照片攝于1950年10月1日。(戴健)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