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中國行
文化中國行·山河弦歌丨火爆!這座鳥類“國際機場”客流量即將登頂
今年7月,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順利通過評審,山東東營黃河口等共5處提名地以重大邊界調整的形式,被擴展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從鹽堿滿地到水草蔥郁、蘆荻搖曳,許多“候鳥”選擇在此做“留鳥”。這些“白色精靈”見證著當地生態環境的變化。
黃河三角洲能有多少鳥?聊起這個問題,保護區管委會負責監測鳥類的工程師張希濤,能來一段相聲“貫口”。
張希濤:首先來的一般是鶴類和雁鴨類。丹頂鶴、蓑羽鶴、白頭鶴、白枕鶴、沙丘鶴等這一系列鶴都要來。再一個雁鴨類的,像野鴨在我們這里就接近30種:斑嘴鴨、綠頭鴨、秋沙鴨、白頭鴨、赤麻鴨等一系列鴨。鳥浪最厲害的時候能達到一兩公里,非常壯觀。
在黃河口北岸鹽沼濕地的三萬畝鹽地堿蓬修復區,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規劃建設科負責人周立城,正在給游客們做著講解。
周立城:歡迎大家在政府開放日來到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參觀,大家今天到的就叫“紅毯迎賓”,實際上是我們黃河三角洲的一種先鋒物種,叫鹽地堿蓬,它在這個季節是火紅火紅的,像一面巨大的紅地毯鋪展在海灘……
“紅毯迎賓”在此,蘆花飛雪在此,全球最大的東方白鸛繁殖地,也在此。僅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的一個繁殖季,它們就創紀錄地繁殖了202巢,500多只。
曾經的鹽堿地,如今的“鳥類機場”
30多年前,這里是另一番景象:黃河斷流,下游的三角洲缺乏淡水補給;海水倒灌,土地上泛著白花花的鹽堿。
今年57歲的張希濤,1988年中專畢業,帶著“開荒造林、綠化祖國”的理想,他被分配到了三角洲上的林場。據他回憶,斷流的時候黃沙遍野,遮天蔽日,潮溝淤塞。鹽地堿蓬、海草床等植物絕跡,貝類、蟹類等底棲生物消失,鳥類棲息覓食地少得可憐。
一切的根本,是水!周立城介紹,近年來通過生態補水、水系連通等措施,保護區形成“河、陸、灘、海”的入海循環主干道,累計疏通水系241公里,重建了黃河與濕地之間的“毛細血管”。
充裕的淡水使鹽堿水不再向上滲出,植物生存環境持續改善。緊接著,2021年以來保護區陸續實施了17個濕地修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恢復鹽地堿蓬、海草床等本土植物5.2萬畝,修復濕地超過30萬畝。
光板地長出了鹽地堿蓬,長出了蘆葦,長出檉柳。“生態環境好不好,鳥兒最知道”。越來越多的鳥兒“用翅膀投票”,在這里越冬、建巢、繁衍。目前,保護區的鳥類數量已經從設立初期的187種增加到373種。
留得住,更要護得好
乘坐電瓶車穿梭在蘆葦蕩中,不時有白鷺、鴻雁等鳥兒掠過。遠處的電線桿上,幾乎每根桿子頭上都立著一只大鳥。
保護區工作人員崔寧興奮地告訴記者:“你看這個就是東方白鸛!這個電線桿上也有,離我們非常近。”
東方白鸛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保護區候鳥遷徙的標志性鳥類,每年都有2000多只從俄羅斯遠東和我國東北地區來到這里。大部分在此,隨后繼續往南,飛往長江中下游的沼澤湖泊,剩下的就留在這里越冬。
眼下,越來越多的東方白鸛相中了保護區的環境,扎根在此,成為留鳥。
周立城:東方白鸛的生活習性是在高大的喬木上安家落戶,為了給它保障安全,我們建了大約130多根人工招引巢,用水泥桿或者金屬桿建了一個10米左右的簡易的巢穴,我們俗稱“毛坯房”。還是讓東方白鸛靠自己的力量用這些樹枝、樹葉、柳絮、棉花,做一個精裝。我們對它是愛,不是溺愛。
留得住,還要護得好。秋收時節,田里種植的水稻剛剛收獲,保護區特意留下十分之一給即將到來的候鳥,讓三角洲成為它們長途遷徙的“補食點”。
在保護區的一角,還有一處鳥舍,專門收留在遷徙過程中受傷的候鳥。它們在此治療、休養。同時,鳥舍也給游客們近距離觀察鳥類提供了絕佳機會。
崔寧:有時候可能是人為傷害,有時候可能是遇大風,撞到了某些建筑物。一旦它的翅膀受傷,就很難再重返藍天,有很多從此就沒辦法歸隊當候鳥了。一般游客來到這里的時候,它們都會以鳴叫的方式表示歡迎。
黃河入海口,百鳥流連處。再有一周,天氣轉冷,數百萬只候鳥即將陸續抵達。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座鳥類的“國際機場”馬上又要熱鬧起來!
監制丨高巖
策劃丨劉欽
編審丨肖源 李行健
記者丨劉穎超
音頻制作丨周天縱
編輯丨韓毅
新媒體編輯丨陳宇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國之聲)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