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協商花開香北疆 同心聚力向未來>聲動北疆
錫林郭勒盟政協常委烏音嘎:用鏡頭把草原故事講給世界聽
一個尋常的午后,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草原深處,29歲的烏音嘎用夾子從塑料桶里夾出一塊干牛糞,塞入了煮著手把肉的爐膛里。
此般情景,對于做短視頻主播近6年的烏音嘎來說,最是尋常。
重返家鄉
用鏡頭記錄草原
1995年,烏音嘎出生于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浩勒圖高勒鎮阿拉騰敖都嘎查,18歲那年,她第一次走出草原,到800多公里之外的呼和浩特讀大學,22歲大學畢業后,又重新回到了養育她的這片草原。
“大家對我們牧區生活、草原文化不是特別了解,有的人甚至以為我們還停留在最原始的狀態,我就是想通過點點滴滴的日常場景,向大家宣傳介紹牧區原生態的生活,內蒙古的特色和草原文化。”烏音嘎說。
2017年,大學畢業后的烏音嘎在家鄉實習期間,接觸到直播電商培訓導師,也是這個機緣,使她日后成為了一名短視頻主播。
在直播中成長
讓更多人了解草原
2018年1月,烏音嘎在網絡平臺上注冊了“草原印象錫林郭勒”賬號,開啟了介紹家鄉風土人情和草原文化的短視頻拍攝之路。一部手機、一個三腳架,就是她的家當。“因為我學的不是傳播專業,對視頻拍攝、剪輯、內容設計等都不在行,而那時正是草原上最寒冷的季節,找角度、選題材,一個視頻要反反復復拍很多遍,手都凍僵了。”
直播初期,烏音嘎非常辛苦,收效也甚微,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如何寫出有吸引力的標題?怎樣把視頻拍得更精彩?烏音嘎不斷總結經驗,在學習中成長著,粉絲數量也一點點漲起來。
2018年的冬天,烏音嘎和父親開車去縣城里買東西,結果車被困在雪地里,無法再前進。父親下車鏟雪,烏音嘎就坐在車里錄直播,想讓外地的觀眾看看草原上的雪有多大,了解車陷在雪地里后的一些應對辦法。這段視頻成了她第一個瀏覽量突破十萬加的視頻,也吸引了好幾百個粉絲關注。
從此開始,烏音嘎的短視頻關注度逐漸走高,粉絲也變得越來越多。草原上的生活,比如打草、喂羊、撿牛糞等,都是她俯拾即是的素材。
“頭一次見還有這種打捆的”“原來手把肉這樣煮才好吃”“養牛也有黑科技”“草原上的人們并不是都住在蒙古包里”……全國各地的網友們通過烏音嘎的視頻飽覽了大好的草原風光,也知曉了越來越多的草原知識和政策。
定下五年計劃
帶動家鄉發展
從第一條短視頻正式發布之后過了好幾天才突破500個粉絲的艱難,到現在成為一名擁有百萬粉絲的博主,烏音嘎在分享自己生活的同時,也帶動著家鄉發展。從2018年開始,烏音嘎配合西烏旗扶貧辦和商務部門,為精準扶貧戶傳授互聯網知識,同時還發放牲畜運輸補貼4100元;烏音嘎還參與錫林郭勒盟行署推出的“錫盟山貨上頭條”活動,協助“京蒙對口扶貧計劃”,為貧困旗縣線上銷售產品……
牧區的生活簡單而繁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常的牧區生活,在外地人看來是“詩與遠方”的遐思與憧憬,而對于烏音嘎來說,是一種真實的存在。這些年里,有人說她是內蒙古“三農”領域的“網紅”,而她更喜歡稱呼自己是草原文化的傳播者和記錄者。
“我從一開始就不是宣傳自己,我是不是丑、黑或者胖,都沒關系。”烏音嘎說,自己視頻要傳播的是民族文化與牧區生活。
談及未來,烏音嘎充滿了憧憬,她給自己定了一個五年計劃,打算拍攝三季的“草原印象”系列短視頻:第一季是美麗的烏珠穆沁,第二季是錫林郭勒大草原,第三季是壯美內蒙古。烏音嘎表示,自己將始終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做原生態短視頻,把草原故事講給世界聽。
編輯: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