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山西各級政協助推 挖掘文化資源講好黃河故事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作為黃河晉陜大峽谷主河段所在地,山西省委、省政府迅速提出把山西建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的戰略定位。
今年1月,省政府發布《山西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到2025年,山西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任務將基本完成,成為弘揚民族精神、展示國家形象、彰顯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
省政協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優勢,通過開展專題調研、座談交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專題協商等方式,圍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建言獻策。
“山西黃河流域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和生態文化資源富集,立足資源優勢,定位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的建設任務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作協主席李駿虎表示,黃河文明孕育出的三晉文化和豐富的歷史文物資源,既是華夏文明的源頭,又呈現了完整的脈絡和發展體系,堪稱“華夏文明博物館”。
此前,在山西省政協召開的全國政協委員座談會上,李駿虎多次提及關于在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建設華夏文明博物館的建議。他呼吁,組建專門的黃河文化研究機構,整合力量,培養專家研究團隊,深度挖掘山西黃河流域文化資源,講好黃河故事。同時,在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中,將華夏文明博物館數字化,增強華夏文明傳播力和影響力。
黃河從偏關縣老牛灣進入山西,經偏關、河曲、保德三縣境內干流河長171公里,干流控制流域面積8697平方公里,偏關縣是黃河入晉第一站,地處晉蒙邊界黃河流域。
“偏關縣是黃河、長城唯一的交匯處,黃河文化呈現得綿延賡續、歷久彌新,是彰顯中華文化旺盛生機的源頭活水。”前不久,偏關縣政協通過社情民意信息建議,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分類建設重點功能區,同時要注重環境的保護和生態恢復治理,推動綠色旅游產品體系建設,打造綠色生態旅游勝地。“尤其是增加自然景點與人文景點之間的連通,使得景點布局更加合理”。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