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委員履職故事
馬傳喜:“麥”步向豐收
馬傳喜(左二)與農戶一同走進試驗田,了解小麥生長情況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馬傳喜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民革安徽省委會主委,全國小麥育種專家。
芒種時節,皖北平原彌漫開麥子成熟的清香。風吹沃野遍地金,層疊的麥浪間,大型農業機械開足馬力、繁忙穿梭。伴著收割機的轟鳴聲,金色麥粒傾瀉入倉,帶來的不僅是豐收的喜悅、農民的安穩,還有好日子生生不息的希望。
眼前金黃色的麥田,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情感寄托,也是馬傳喜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園故土。
田坎地壟上,從事小麥品種科研工作30余載,馬傳喜被相熟的農民朋友稱為“打麥地里走出來”的全國政協委員。
追著“麥浪”跑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從古至今,豐收與食物都是一對默契的組合。
“開鐮收割后,用新打下來的麥子制面食,香味兒濃、口感好,再不似從前總吃紅薯、玉米雜面,一年也見不到幾個小麥做的白面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馬傳喜出生于安徽省蕭縣,那里土地肥沃,小麥種植歷史悠久,如今更是以高產、抗倒伏等特點而聞名。
馬傳喜說,現在,很多種糧大戶用了他培育出來的新種子,耕耘勞作一年,畝產能達到1000斤。然而在早年間,哪怕辛勤耕作、揮汗如雨,畝產也不足100斤,思來想去,“好種子是關鍵”。
“有了好種子,就能多產糧,可以吃飽飯。”這是寄情于土地的人們最樸實的想法,以至于得知馬傳喜考上大學的消息后,顧不上開心的老父親馬上和高中老師、村干部聚在一起合計,左商量、右考慮,最終決定——學農,“說白了,就是要讓村里有個會種糧食的專家。”
自此,馬傳喜在安徽農學院(現安徽農業大學)專心從事小麥的品質基礎研究。從大四開始,一望無際的麥田成了第二課堂,他幾乎天天圍著小麥轉。直至現在30多年過去,他依然在和小麥種子打交道,出苗、分蘗、起身、拔節、孕穗、揚花、灌漿,每個節點,如數家珍。
小麥雜交育種是一個連續性的漫長工作,科研人員要熟練掌握上千份種質材料的特征特性,選擇優異的種質資源,通過人工配置雜交組合、田間選擇、鑒定篩選、品種比較試驗、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等環節,對選擇的優異品系進行適應性、抗逆性及豐產性等方面綜合觀察,隨后經相關部門審定后進行大面積示范推廣,從而產生社會效益。
“培育出一個綜合表現優良的小麥品種,往往需要10余年堅持不懈地努力。”馬傳喜說,為了獲得理想的小麥品種,他和科研團隊經常要從南到北追著“麥浪”跑,不斷地觀察、記載與選擇,沙里淘金般選育豐產性好、穩產性好、抗病抗逆性好的“優等生”,上半年是田間地頭的農民,下半年又成了實驗室里的科學家。
做強“農業芯”
一粒良種,千粒好糧。馬傳喜常說,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培育一粒性狀優良的種子,事關糧豐、國富、民安。
2005年,安徽省啟動小麥高產攻關活動,馬傳喜作為小麥高產攻關技術指導組首席專家,負責對全省的小麥種植進行技術推廣和指導。
“走出實驗室,參政議政、參加社會工作會反過來促進我們的專業研究,能夠幫助我們找準定位、把握好方向,提高科研效率。”彼時的馬傳喜,已是安徽省政協委員,曾經“單調”的科研生活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政協活動和履職培訓。
從小麥的品種到栽培、施肥以及防病治蟲,從田間地頭調研到農技項目推廣,“什么都要管,什么都得懂”。馬傳喜不僅將精力投身于種業科研,還通過政協的履職平臺,將自己在專業實踐中形成的認識和思考轉化為參政議政的源泉,為農業發展建言獻策。
作為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馬傳喜深知:“一粒種子能夠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如今,我國種業科技在全世界都擁有話語權,特別是口糧小麥水稻領域,雜交水稻技術全球領先,小麥品種改良促進了產業穩步發展,玉米、棉花、大豆產量不斷增加。
如何充分激發一顆種子的潛力,使種業真正發揮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作用?
“現代技術,不僅從表型組學方面,而且還從基因組學和生理代謝組學等方面進行品種選育,大幅度提高了育種效率。”馬傳喜表示,加大高校、科研機構與相關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強化政府扶持鼓勵,不斷暢通種業創新要素流動,促進良種技術發展,努力讓“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讓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我國擁有一支龐大的種業科研隊伍,有7000多家種子企業,但我們卻有很多的行業發展受限于優良品種的缺乏,還有很多的本土生物種質資源沒有得到較好的保護和利用。”意識到種業發展目前正處于關鍵時刻,馬傳喜提出,鼓勵成立科技型中小企業或專業技術公司,推動種子產業競爭由控制種子生產向新品種研發、再向構建育種技術專利或種質資源優勢方向轉變,優化育種技術應用和新品種經營中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與此同時,支持鼓勵企業投資開發更易于產權保護或利潤率較高的雜交品種和地方特色品種,鼓勵種業企業針對區域特色農產品發展,實施“種子+農產品”產業一體模式,培育加工專用品種,延長產業鏈,提高種業綜合效益。
再譜“增收曲”
2024年初,《關于加快建設千億斤江淮糧倉的指導意見》正式出爐,在糧食大省安徽吹響了沖鋒號、發出了動員令。千億斤江淮糧倉,也給像馬傳喜這樣從事一線研究的小麥專家提出了新挑戰。
皖北平原的小麥剛被春風染綠的時候,蕭縣種糧大戶侯孝信每天開著車子,來回“檢閱”自己種植的1萬畝大田。他所流轉的土地,是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適合全程機械化作業,旱能灌,澇能排。加上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普及,一個電話,就有工作人員帶著專業機械上門服務。
“一個人竟然能種1萬畝地,而且沒有請固定的工人,沒有購買過1臺農業機械,這放在以前不可想象。”馬傳喜注意到,夏種期間,在安徽各地,一批栽培新技術、播種新農機推廣應用,全面提升夏種效率和質量,為秋糧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業科技創新,無人機已是施肥打藥的主力,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如今“犁地不用牛,種地不跟耬,澆水不拿锨,收麥不帶鐮,噴藥不進田”。
“國家大力度建設高標準農田,藏糧于地是糧食持續增產的基礎,而利用好高標準農田,藏糧于技是糧食單產提升的根本。”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馬傳喜認為,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農人”融合發力,才能加快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讓每一寸土地生產更多糧食,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水資源的利用,是下一步如何做的關鍵兩點。
“土地流轉不僅‘轉’出農村豐收新光景,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保障,還‘轉’出了鄉村振興新活力。”馬傳喜表示,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應重視村級基層組織的作用,把種糧大戶、村級基層組織和土地承包戶三者的關系處理好,才能“把高標準農田建設做到實處、把大面積的糧食產量提上去”。
為“三農”代言
農關國本,糧系民生。常年扎根基層,始終堅持到生產一線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這位2018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三農”代言人,更是在日復一日中見證和參與了農業農村的發展與變化。
過去一年多來,馬傳喜參與了“皖美農品”行動及農業強省發展路徑調研等,足跡遍布內蒙古、江蘇以及安徽的亳州、阜陽、滁州、馬鞍山、宣城等地。
眼下,年紀大的農民種不動地,“80后”不想種地,“90后”不懂種地,“00后”不問種地,面對“誰來種地”這個老話題,馬傳喜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農村的廣闊天地大顯身手,“新農人”逐漸成為激發農業新活力、培育農村新業態、拓寬農民致富路的生力軍。
端牢中國碗,裝好中國糧,關鍵在人。為了激活更多的農業經營主體,去年開始,安徽開創性地給職業農民評定職稱;成立了全國首個省級“新農人”協會;定期召開“‘新農人’下午茶”為農業經營主體排憂解難……
“‘新農人’具備農業知識與技能,有‘愛農村’‘愛農民’的情感基礎,是鄉村振興的‘全科人才’,能有效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為此,馬傳喜提出,制定一套完善的鄉村人才振興激勵政策,在農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出臺差異化扶持政策,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讓愿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激勵各類人才積極參與鄉村振興。
“還應設立新農人項目,讓現有鄉土人才‘留得住’。”馬傳喜建議,通過項目實施發揮“新農人”在農村科學技術普及、產業發展和農村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專長。此外,各地應通過新型研發機構專家團隊與新農人聯合實施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讓他們在實施項目中逐步成長,提升帶動小農戶發展產業的能力。
“現如今,人們對糧食需求日趨多元化。一些地方性品種的優點也受到很多人喜愛,如果把這些優點與高產品種的優勢相結合,就會研發出產量高、質量好的種子。”馬傳喜說,回首往昔,兒時吃白面饃的夢想早已實現。眺望前路,如何讓城鄉居民在吃得飽的基礎上,吃得更營養、更健康、更安全,又成了他的心頭事。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