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發言摘登>委員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王宜:加快推進藥食同源產品產業化開發
“醫食同源、藥食同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藥寶庫的組成部分,“膳養”將食養、食療、藥膳相融合,是獨具中醫藥特色的,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健康資源。這兩年,我積極投身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通過走出醫院開展講座等方式踐行中醫藥文化傳承使命,以“無圍墻”的“治未病”新模式傳播中醫藥文化。在科普中,我深感要加快藥食同源產品生產技術和工藝創新,推動產業化開發,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賦能鄉村振興建設,實現營養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營養健康產業的組成部分,藥食同源產業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但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部分食品藥品相關的法律法規銜接不暢、配套政策不完整,存在管理不清等情況;二是《藥食同源物質目錄》(以下簡稱《目錄》)中品種數量少、更新滯后;三是科研能力、產業化發展弱,明顯落后于國際同行;四是大眾對藥食同源食品的功能認知不足等。
為此,建議:
在現行食品類別中,增設“藥食同源”類別。在食品生產許可類別上歸類為“特殊膳食食品類”,類別名稱為“藥食同源食品”。藥食同源的方劑有別于特殊食品(保健品、特醫食品),無營養素添加就能有效發揮治療康養的效用。新增類別也體現了對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中醫藥知識的普及,應允許食藥物質“健康聲稱”。
擴大《目錄》品種,完善藥食同源中草藥的效用和風險評估管理機制。世界主要國家藥食兩用植物有3000多種,我國超過1000種,但現有《目錄》中僅有102種。應盡快擴大目錄品種,為發展破除資源壁壘,為產業化開發提速。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牽頭對藥食同源中草藥的信度做系統的食用安全性評估,實行動態篩查和管理,對毒性較大的列入非食用中藥材目錄;對通過限定食用方法和食用量能確保安全的,列入限制性食用中藥材目錄,并適時向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出納入《目錄》的建議名單。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市場總局根據情況適時調整《目錄》,逐年修訂發布。
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傳播中醫藥文化,發揮中國美食文化紐帶作用。唐代時“藥食同源”的華夏飲食養生思想已經在“西北絲綢之路”沿線傳播。藥食同源食品以代茶飲、調味料、精油等形式已融入各國人民的生活,現在更要發揮防病治病獨特優勢和作用,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編輯:趙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