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第二時間
世界讀書日 | 政協委員熱議:數字化時代如何實現高質量閱讀
最美人間四月天,正是讀書好時節。今年4月23日是第29個世界讀書日,主題是“閱讀推動未來”。
“中華民族自古提倡閱讀,講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傳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國人民自信自強的品格。”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向首屆全民閱讀大會致賀信,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賀信引發熱烈反響,全社會掀起讀書熱潮。
△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世界讀書日”特別策劃——三級委員談讀書》欄目在中關村圖書大廈采訪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郭媛媛;北京市政協常委、全國青聯常委、北京舞蹈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劉巖;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委員,盛景網聯聯合創始人、CEO劉燕。人民政協網記者 康亮 攝
數字化時代,人們的閱讀習慣悄然改變,讀書的時間、空間也不斷壓縮。當短視頻盛行、人工智能突飛猛進,很多人都在思考為什么要堅持閱讀?又該怎么閱讀?部分政協委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我認為讀書、做人、做學問都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要‘立’,其次是要‘守’,最后才能‘成’,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郭媛媛表示,從讀書習慣的建立、閱讀興趣的堅守到汲取精神力量成就有意義的人生,是自己一直堅持閱讀的原因。
“人生經歷雖變換,書香閱讀能致遠。”如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黃宇光所言,閱讀具有改變未來的力量,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生活品質。
△一位讀者在圖書館閱讀。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賈寧攝
在全國政協常委、南京市政協副主席、南京財經大學校長程永波看來,在一個人的求學成才階段,讀書學習是探索知識、拓展思維、培養情感、提升素養的重要途徑和主要手段,這應該是大家對為什么要讀書的最自然、最基本的認識。
“但對于‘為什么要讀書’的認識不應該僅停留于此,還要進一步思考兩個問題:一是離開學校之后,為什么還要讀書?二是數字時代有海量的信息資源,為什么還要讀書?”程永波表示,當今世界瞬息萬變,人們要立足社會,緊跟時代發展,不被時代拋棄,就必須讀書學習。
程永波呼吁,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雖然我們很難做到古人那樣的手不釋卷,但一定要抽時間閱讀,這也是調節情緒、凈化心靈、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
“在生活節奏加快的當下,希望大家能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閱讀。”北京市政協常委、北京舞蹈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劉巖告訴記者,外出旅行或者在車上都可以常備閱讀書籍,可以隨時翻閱,隨時獲取知識和能量。“養成讀書習慣后,閱讀漸漸變成了一件既暢快、又受益的事。”
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委員,盛景網聯聯合創始人、CEO劉燕坦言,隨著科技不斷發展,人工智能(AI)等新興技術層出不窮,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不斷進行知識更新迭代,才能看清和把握未來的發展趨勢。
經典百讀不厭、常讀常新
讀書,應該讀什么?委員們普遍認為:讀經典。
“經典,經歲月而不滅,歷風雨而不朽。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這些著作在當下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郭媛媛表示,一代代人要接續下去,走近經典,閱讀經典,領悟經典的魅力。
△學生們在閱讀。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賈寧攝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期間,郭媛媛連續擔任6期委員讀書“國學”讀書群群主。“一個很大的感受的是,經典百讀不厭、常讀常新。《老子》《尚書》《史記》《資治通鑒》等,都是應該好好閱讀、反復閱讀的經典,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中華文化的精髓。”郭媛媛表示。
程永波表示,需要注意的是,“經典”讀物,并不僅限于中外文學經典,還包括各個學科、領域自己的經典著作。從宏觀層面看,閱讀經典就是承擔起傳承民族乃至全人類文化的責任,增強國家發展的軟實力,賡續人類文明。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東坡所說的‘舊書’,何嘗不是經典作品?這些作品不但經過千百年來無數人的閱讀考驗,同樣也能解答同一個人不同階段的人生叩問。”在經典作品的選擇上,程永波表示,可以依托成熟的書目,所謂“目錄明,方可讀書”;在經典作品的解讀上,也需要注意選擇好的作者和好的出版社。
“經典具有普適性,但在不同的時間和場景下閱讀,又能體味到不同的內涵。所以,讀經典,就是與歷史對話,與思想碰撞,用以指導為人處世。”劉燕說道。
數字化時代也可以高質量閱讀
數字時代,閱讀資源更為普惠、豐富,閱讀手段更為高效、便捷。但很多人發現,讀書平臺和手段多了,卻難以集中精力靜心閱讀。到底該如何閱讀呢?
“全民閱讀,除了在供給側增加書籍的數量、豐富閱讀種類和渠道之外,還應該提高閱讀的質量——優質,不僅優在內容,還要優在渠道。”
如何做到“優質”?郭媛媛提到了一個關鍵詞:人機協同。“運用好人機協同這一新質生產力,可以更便捷高效地充實人們的知識信息,升級人們的閱讀體驗,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郭媛媛表示。
△小朋友在閱讀書籍。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賈寧攝
“要充分利用數字閱讀隨手可得的優勢,把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全國政協委員、絲路國際智庫交流中心高級顧問許進表示。
“‘一屏萬卷’的數字閱讀時代,改變的僅僅是傳統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卻沒有改變閱讀的內涵與實質。”在程永波看來,數字化時代同樣可以實現高質量閱讀,關鍵還是看選擇什么樣的閱讀內容,是否結合自身實際采取了最合適的閱讀方式。
“新技術可以節省人們的時間,也并非完全無法促進人們深度閱讀,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重要的是如何在海量信息資源中吸納真正的養分,如何彌合信息獲得與知識習得、智慧啟悟之間的距離,如何主動鑒別網絡上的虛假信息,拒絕讓渡自己思考的權利,從而在閱讀中突出作為讀者的主體地位,真正感受文化滋養,實現閱讀對自身的意義。”程永波說道。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魯曉明同樣也表示,無論是傳統的紙質書籍還是現代的電子讀物,關鍵在于內容的深度和閱讀的專注度。
“在數字時代,引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批判性思維,是需要關注的重點。”魯曉明建議,通過學校教育、家庭引導及媒體的正面宣傳,鼓勵青少年探索多樣化的閱讀資源,教會他們辨別信息的真偽和價值。還可以利用數字技術,如創建互動性強的閱讀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讀書活動等形式,讓閱讀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激發青少年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在數字時代中更好地閱讀和成長。
“我們應該擁抱和享受數字化時代帶來的廣泛、個性、互動、便捷的閱讀體驗,進一步打開多元、立體的閱讀方式,才能滿足人們探索未來的需要。”劉燕說。
記者:李木元 周佳佳 易欣 崔姝音 康亮 賴仁杰 許義甫
攝影:賈寧
文字編輯:李彬
新媒體編輯:洪琳
審核:周佳佳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