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3年第二期
古意新境——劉廣的中國畫創作
萬里長江圖(國畫)240×540cm-2014年-劉?廣
山居四景之一?之二?之三(國畫)-42.5×42.5cm×3-2013年-劉?廣
對藝術家來說,創作成功的要素無外乎三個方面,一是基本的傳統知識儲備和相當的功力修養;二是生活經驗的積累豐富;三是探索精神的持之有恒。傳統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藝術啟蒙和創造的起點。沒有傳統資源作為基礎,藝術家猶如盲人摸象,不得要領。有傳統經典指導,初步掌握前人積累的技能,再結合在現實生活中認真觀察和領悟,親自在藝術實踐中加以印證,取得真切的體會,逐漸培養自己的創作能力;下一步面臨的考驗,則在于是否有長期不懈堅持的耐心,有不斷的探索和創新精神,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面貌。
溪山圖四則之一(國畫)41.5×41.5cm-2013年-劉?廣
我之所以欣賞劉廣其人其畫,就是感到他正是在這三個方面做出艱苦努力的。他認真學習元明清古畫,研究其筆墨、章法,通過筆臨和意臨的方法,掌握技巧,領會精神。在前人經典作品面前,他始終以虔誠的態度學習和研究,但也清晰地認識到,前人的創作只能學習而不能模仿,正如齊白石反復告誡學生的: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他知道,要做到學古人又不像前人,必須面向現實、面向生活。劉廣十分重視寫生,他以寫生作為自己創作的基礎。他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廣泛搜集素材。但他也不是把寫生素材直接移植到畫面上,而是經過細心加工,經過藝術的概括與提煉。他的作品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類型,一種是根據他的生活經驗和文史、藝術修養創造的一種可以稱之為詩意性抒情的山水畫樣式,如《江山如畫》《夏溪行旅》《萬里行舟》《凌霄論道》《登高遠眺》,等等;另一種則是對祖國各地名勝古跡的描寫,如《太行春色》《九華映日》《秀美紅石峽》《陽朔之春》等等。不論采用哪種樣式,劉廣都在作品中傳達出可貴的古意。繪畫中的所謂古意,實際上是用筆墨表達的傳統寫意精神。寫自然景色,不客觀照搬對象,而是根據認真的觀察和體驗,醞釀構思,突出表現畫中的詩意性境界。
溪山圖四則之二(國畫)41.5×41.5cm-2013年-劉?廣
“詩意”是劉廣山水畫創作的主旨,他畫中的詩意既來自他在客觀自然中發現的一種內在意韻,也來自他內心由此產生的富有詩意的感情。每幅畫似是客觀自然景色,實際上更是他的獨特創造,含有相當的主觀色彩,是他心中的“丘壑”。
萬代長春(國畫)140×352cm-2019年-劉?廣
藝術創造的高度是由藝術家的功力和修養決定的。堅實的功力需要長期耐心地研磨方可獲得。劉廣是一位十分重視技藝的藝術家,技藝是硬功夫,又充滿機智和靈巧,他幾十年如一日地琢磨如何用筆、用墨和著色,如何布局畫面,如何構建理想的畫境。他懂得畫中“道”是通過技藝形成的語言表達的,畫家首先是一個“手藝人”,沒有扎實的手下功夫,一事無成。他更深知,畫家不能滿足成為手藝人,而要提高全面修養,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家。他東尋西找,上下求索,學習傳統,借鑒前人經驗。在這當中,他悟到包括從事繪畫在內的一切藝術創造,必須有寧靜的心境,有持久的恒心,方能有純正的品格。劉廣的畫中充盈著一種靜氣,正是這種靜氣使它們與傳統繪畫精神相連,也正是這種靜氣,折射出他對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反映出他的心情和追求,流露出他所處時代的印記,呈現出可貴的新境。
溪山圖四則之四(國畫)41.5×41.5cm-2013年-劉?廣
其實,創作心態的寧靜和繪畫中的靜氣,是我們當前美術界應該認真思考和研究的課題。當今,由于藝術市場的沖擊,不少人急于求成,產生浮燥情緒,浮躁氣充斥畫壇,嚴重影響當前藝術創作的質量和水平。劉廣不拒絕作品走向市場,但他埋頭靜心創作,講究每件作品的藝術質量,作品不達到應有的水平決不出手,這種精神是應該受到贊揚的。同樣,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劉廣明白藝無止境,藝術家永遠走在探索的道路上。近幾年,他正在探究自己藝術作品面貌如何更為多樣、豐富,藝術語言如何更有時代感,在兼工兼寫中如何表現更高的境界,并取得更新的實踐成果。劉廣的藝術道路越走越寬,未來更大的藝術成就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溪山圖四則之三(國畫)41.5×41.5cm-2013年-劉?廣
劉?廣
字廣來,1969年出生于吉林省。
全國政協委員,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展中心國家一級美術師,吉林省政協書畫院副院長,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副院長、院務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九三學社吉林省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第十一屆、十二屆政協委員。
責任編輯:邢志敏
版面設計:湯煒
編輯:畫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