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聚焦
治理惡意P圖違法行為難在哪兒
專家:內容審核標準不明確 有的成為網絡黑產一部分
漫畫/李曉軍
□ 本報記者 孫天驕
近日,多名社交平臺博主對理想汽車的新品MEGA車型進行惡意P圖,將“奠”和“新能源殯儀車”等字樣貼于車身,吐槽其“像棺材”,相關圖片在網絡上熱傳并引發爭議。之后,理想汽車通過發送侵權通知、律師函等形式,向各網絡平臺提出刪除侵權信息的要求。
《法治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在網絡上,以這種惡意P圖手段進行侮辱、造謠的現象不在少數,特別是針對個人的惡意P圖行為經常發生,嚴重者甚至引發網絡暴力,導致被P圖者身心遭受嚴重傷害。
博主惡意P圖傳播
涉嫌侵犯多重權益
惡意P圖傳播開之后,理想汽車向相關平臺和博主發出投訴通知函。該通知函提出,2024年3月2日,相關平臺“成熟小貓”等用戶對理想汽車的新品MEGA車型進行惡意P圖,嚴重侵害理想汽車的產品形象及品牌聲譽,侵害了理想汽車的名譽權。理想汽車要求平臺對相關內容做刪除等處理。
目前,相關平臺原本發布的P圖內容已不可見。
對于理想汽車遭遇的風波,泰和泰(重慶)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規谷子智庫創始人朱杰分析說,在此次事件中,惡意將新車P圖的行為存在可能侵犯他人著作權、名譽權甚至涉嫌刑事犯罪等問題。首先,P圖者未經理想汽車許可,擅自修改其產品的圖片并發布到網絡上,涉嫌侵犯理想汽車的著作權。其次,P圖者使用“奠”和“新能源殯儀車”等字樣以及“像棺材”的吐槽,對理想汽車的產品故意進行虛構,降低社會評價,涉嫌侵犯了理想汽車的名譽權。
朱杰提到,如果后續證實,因惡意P圖侮辱等行為導致理想公司商譽、新車銷售等產生損失,P圖者有可能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根據刑法規定,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P圖的內容被惡意傳播,并導致公眾誤解或恐慌,可能構成傳播虛假信息罪。
“如果此次事件背后有策劃者組織并實施了一系列惡意P圖和捏造并散布虛假事實,那么策劃者無疑觸犯了法律,可能需要承擔共同侵權或共同犯罪或教唆犯罪等多重法律責任。”朱杰說。
借助社交平臺造謠
傳播很快成本很低
惡意P圖在網絡上并不鮮見,大多為針對普通人的惡意P圖行為,P圖背后還可能伴隨著侮辱、造謠等進一步行為。P圖往往借助社交平臺傳播開來,嚴重者可能發展為針對被P圖者的網絡暴力。
2023年9月,湖南公安機關網安部門發現,自媒體博主謝某通過網絡平臺發布其2歲女兒生活照片和視頻后,李某心生嫉妒,利用PS等技術將謝某女兒照片與動物圖像進行惡意拼接,通過多個網絡平臺散布傳播侮辱性圖片和言論,引發網民圍觀攻擊,損害受害人名譽。事發后,公安機關依法對李某處以行政拘留10日處罰。
2023年3月,蘇州大學學生趙某多次將女性同學、好友發在“朋友圈”的照片進行惡意P圖并發到色情網站上。隨后,公安機關對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蘇州大學依校規對其作出開除學籍決定。
2023年3月,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許先生爆料稱,有人將他抓妻子出軌現場的露臉視頻發布在多個社交平臺和短視頻平臺上,并將視頻中的他P上綠帽,用戲謔的口吻稱“這個才好看”“全澄海第一深情”及其他涉及人身侮辱性的詞匯。視頻發布后得以廣泛傳播,播放量超千萬次,不少網友對許先生進行了語言攻擊。許先生認為自己遭到了“網暴”。之后,經過警方調查,王某林、陳某娜等6名參與隱私視頻錄制或傳播的違法嫌疑人被當地公安機關分別處以行政拘留、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其中,P了綠帽照片并加以評論的違法行為人陳某娜由于情節較重,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5日處罰。
記者在社交平臺上搜索“被惡意P圖”等關鍵詞發現,有被他人惡意P圖經歷者很多。重慶女孩李染(化名)是一名cosplay(角色扮演)愛好者,經常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傳喜歡角色的cos圖。然而,她有一天發現自己一套游戲角色的cos圖被人投稿到了“廁所號”(社交平臺上一種專門掛人吐槽的賬號),投稿人把她P圖成了蛇精臉、過分大的眼睛、“曖昧”的腮紅,還把手上的道具故意馬賽克處理。幾十條評論中有多條低俗評論,不乏辱罵等言論。
“我不明白投稿人惡意P圖的動機是什么,不管是P圖的人,還是評論區的言論,都讓人感到非常不適。”李染說。
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針對明星等公眾人物的惡意P圖尤為常見。經了解,惡意P圖是“粉黑大戰”(粉絲和黑粉相互罵戰)中常見的手段,P圖內容往往極為惡劣,涉及對明星的外貌攻擊、極度羞辱甚至對明星及其家人的惡意詛咒等。
“我曾見過有女明星照片被過度銳化,顯得皮膚很差,還有把女明星和她兒子P成黑白遺照的,非常歹毒。”一名粉絲告訴記者。
在朱杰看來,惡意P圖不管是針對個人還是企業都是侵權行為,但針對個人的惡意P圖行為可能更加嚴重。因為個人的名譽、肖像等權益更加容易受到侵犯,而且一旦受損,恢復起來也更加困難。此外,針對個人的惡意P圖行為往往伴隨著侮辱、造謠等進一步行為,對受害者的精神和心理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在治理惡意P圖行為時,應更加關注對個人權益的保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精武認為,過去惡意P圖可能還需要借助Photoshop等軟件進行專門加工,現在借助人工智能,能夠在短時間內生成大量“精致”的P圖,這也意味著制造虛假信息、詆毀信息的成本更低。具體而言,針對個人P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惡意P圖,制造針對個人的網絡謠言,如常見的造“黃謠”等。
提高識別追蹤能力
強化監管打擊力度
受訪專家均認為,從現實情況來看,治理惡意P圖行為存在一定難度。
在趙精武看來,一方面,相關平臺可能對于什么樣的P圖構成惡意P圖存在內容審核標準不明確的問題;另一方面,部分惡意P圖行為甚至成為網絡黑灰產的一部分,并與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等違法犯罪行為結合,形成更為復雜的犯罪產業鏈。
朱杰認為,識別惡意P圖行為需要一定的技術手段和專業知識,追蹤和定位P圖者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法律對惡意P圖行為的制裁力度和效果也直接影響到治理的難度。
“治理惡意P圖行為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參與。只有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提高技術手段和專業知識水平、加強自律和監管等多方面的措施相結合,才能有效地遏制惡意P圖行為的發生和蔓延。”朱杰說。
為此,他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惡意P圖行為的監管和打擊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明確處罰措施;同時,提高技術手段和專業知識水平,提高識別和追蹤惡意P圖行為的能力,可以在國家反詐中心App開設識別P圖小程序等功能鑒定真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權益保障賦能。平臺方應加強內容審核和管理,及時發現、存證和刪除惡意P圖內容;建立健全用戶舉報和投訴機制,鼓勵用戶積極參與監督和維權。
趙精武說,有關主管部門需要實施系統性、全局性的治理措施。對于惡意P圖者,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對于與惡意P圖相關的網絡黑灰產,則需要公安機關進行刑事偵查,鏟除整個產業鏈。平臺方應當與相關主管部門合作,結合主管部門提供的監管建議,定期優化網絡信息內容審核機制,采用“人工+機器”的方式評估和判斷顯著存疑的P圖,在確認構成惡意P圖后,采取刪除圖片、封禁賬號、報告違法信息等管理措施。
此外,朱杰提到,應增強廣大網民的法律意識,讓其認識到惡意P圖行為的違法性和危害性,加強自律,不參與和轉發惡意P圖。被P圖者應及時采取措施保護自己的權益,例如及時將侵權信息進行存證、向平臺舉報、向公安機關報案等;同時,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在一些不安全的網絡環境中暴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和肖像。
編輯: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