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園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際傳播,有利于展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增進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提起“非遺”傳播,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董事長拜文匯有說不完的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相關文件,提出“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普及力度”“通過中外人文交流活動等形式,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經驗,向國際社會宣介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意見。
“但是,目前我國‘非遺’在傳播力度、國際市場影響力及品牌打造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各方共同努力。”拜文匯認為,“非遺”國際傳播只有在內涵上有提升、渠道上有拓展、業態上有融合和政策的大力扶持等方面下功夫,才能突出亮點、引發熱點,吸引更多國內外觀眾關注,讓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實現中華文明與現代對話。
拜文匯建議在具體操作時建立多部門協同機制,并加強技術、法律、資金等方面的支持。還需發揮多元主體作用,支持“非遺”保護單位、“非遺”傳承人、高校等參與國際傳播。此外,要拓展多維渠道,利用好國際會議、國際比賽等重大平臺,中外合作辦學等教育文化載體,以及網絡媒體、社交媒體等數字化平臺,開展相關展示、交流活動,增強我國“非遺”的國際參與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