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謝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加強文物系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近年來,博物館熱持續升溫、文創產品新意迭出、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古老的文化遺產在新時代光彩熠熠。如何進一步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如何讓更多的文化遺產“活”起來?成為文藝界委員關注的話題。
■ 系統保護 科技賦能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李六三看來,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多方協同發力,也需要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為支撐一體推進。
“近年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在多方協同方面,秉承‘開門辦院’的原則,積極與科研院所、高校以及高新技術企業開展戰略合作,探索古建筑結構探傷技術攻關、修復材料研發、文物監測、文物價值闡釋和旅游規劃融合等。”李六三告訴記者,科技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們研發的石質文物修復材料,使用了原料成分監測分析技術、化學和力學性能檢測技術等,獲得十余項專利。”他建議,加強科技賦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應用水平。
不久前,故宮博物院推出“祥龍賀歲”的線上展覽,讓觀眾足不出戶就能“進宮尋龍”。“每逢節假日,故宮博物院都會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通過數字技術,可以為觀眾在線上提供沉浸式觀展體驗,同時也是對文物的有效保護傳承。”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介紹,故宮博物院多年來持續對文物進行數據采集,積累了豐富的文物數字資源,目前已公布超過10萬件的數字文物影像。
“保護文物是故宮博物院的首要任務,當前文化遺產保護已成為多學科綜合運用領域。比如,故宮博物院有歷史、考古、藝術、建筑、生物、化學、工程機械等多學科人才,學術科研體系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為文物保護奠定了基石,進一步提高了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任萬平說。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非遺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已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余項,各級代表性傳承人9萬余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韓子勇一直致力于非遺保護傳承,他認為,非遺保護已進入系統性保護的新階段,應加強對非遺項目的系統梳理、研究、闡釋,跳出項目看項目,突出中華非遺的整體性,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作用,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貢獻。
■ 活化利用 融入生活
文化遺產蘊含的豐厚傳統文化資源,經過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為文化繁榮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過去一年,韓子勇多次赴各地調研,感受非遺的活力。“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江西上饒的望仙谷,這里原來是一個廢棄的采石場,被一些年輕人打造得面目一新。他們借用武俠游戲的一些場景,山石、燈光、水系、建筑相得益彰,并且把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呈現在其中,仿佛一個文化奇觀,吸引了大量游客。”韓子勇對年輕人的創造力感到驚嘆,“他們成為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力軍,帶來了很多新的氣息,這也說明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具有無限可能,要找到傳統與現代的契合點,讓文化遺產‘活’起來,見人、見物、見生活。”
當前,文化遺產在文旅融合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李六三認為,要創新文化遺產活化的內容與形式,深入挖掘和準確提煉其所蘊含的精神內核、時代價值,充分依托圖書、新媒體、研學等公眾喜聞樂見的傳播渠道,講述文化遺產背后的故事,助力文旅融合發展。但要特別注意的是,針對易受旅游影響的文化遺產本體和環境狀況,應通過制定可度量的監測指標,指導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在保護遺產的前提下,確保可持續發展。
歷史文化遺產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任萬平表示,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在推進中華文化“走出去”與文明交流互鑒方面不斷實踐,主動與世界各大博物館合作,舉辦展覽,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她建議,進一步加強文物研究,找到能夠產生共鳴的展覽主題,充分展現文化特色。此外,還要提高文物展覽翻譯水平,作出深入淺出的闡釋,符合“信”“達”“雅”特色,幫助觀眾真正了解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