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生產是糧食安全的基礎。我國糧食生產區域格局不夠平衡。2023年,13個糧食主產省(區)產量合計10834億斤,占全國77.9%。7個主銷省(市)產量合計597億斤,占全國4.3%,需要大量調入糧食。一出一入,構成了國家糧食安全格局的重要框架,決定了保護種糧積極性的極端重要性。
多年來,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后,國家通過最低收購價、生產者補貼、產糧大縣獎勵等政策,增加種糧農民收入,提高地方種糧積極性。同時,由于糧食生產投入大、利潤少,產糧區聚集經濟要素的能力和發展高附加值產業的能力受限,大多數糧食主產省(區)發展水平低于主銷省(市)。“糧財倒掛”“種收失衡”是我國糧食凈調出省從2003年的13個減少到目前5個的重要原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要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明確提出“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
建立這一機制,建議在政策設計過程中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縱向與橫向統籌,擴大“增量”。把中央縱向支持政策與省際橫向補償政策結合起來,加大產糧大省、產糧大縣獎勵政策支持力度。縱向穩定增長、橫向探索推進,讓主產區錢袋子更鼓、獲得感更強。
二是測算與分析結合,定好“標準”。通過流通渠道梳理、統計數據采集、專家意見匯總、部門宏觀研判,綜合考慮主產區的總產量和調出量、主銷區的自產量和銷售量、糧食的品種、人均占有量、種糧的比較效益和機會成本、地區的發展水平和財政實力等因素,合理確定“按多大量補”“按多少錢補”等核心標準。
三是直接與間接兼顧,建強“產業”。引導主銷區通過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支持域內企業到主產區投資,共建糧食生產基地、倉儲設施、加工園區和營銷網絡,促進主產區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是政策與法律銜接,強化“剛性”。在糧食安全保障法基礎上,指導主銷區出臺地方性法規,把對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以法的形式固定下來、堅持下去,形成舉國共擔糧食安全重任的濃厚氛圍和穩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