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廣西實踐>新聞動態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聚焦生態文明建設建言獻策
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本報訊(記者 肖亮升)“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開展農村環境治理。”“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完善生態補償機制。”“貫徹落實國家綠色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綠色制造。”……
山清水秀生態美,是廣西名揚四海的“金字招牌”。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期間,委員們圍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探索和拓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方法路徑,不斷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美廣西建設建言獻策。
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重要突出位置,全面推進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建設,自治區生態質量指數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二位,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居全國第三位,生態系統功能持續鞏固提升。
“廣西作為我國南方重要生態屏障,承擔著維護生態安全重大職責,必須堅持生態先行,走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將生態優勢更多轉化為發展優勢,讓良好生態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安全保障。”謝瑾瑜委員表示。
黃玉燕委員認為,近年來,廣西大力發展“生態+產業”,推動“兩山”雙向轉化,實現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但在環保產業集聚和環保產業園區化方面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要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加快提升園區產業聚集效應和規模效益,提高產業定位形成政策合力,不斷提升園區服務能力。
“聚焦存量市場,加快既有建筑綠色低碳化改造,推廣清潔能源,促進建筑‘光儲直柔’規模化應用,完善政策資金保障,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節能減排,進一步推動綠色能源和建筑節能改造高質量發展。”莫海量委員提出。
姚若軍委員說:“推進‘雙碳’工作,能源是主戰場,可再生能源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主要途徑,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減碳不減生產力的重要支柱。”
“著眼長遠,合理規劃,科學布局,著力打造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推動畜禽產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體系綠色轉型。”潘夏雨委員提出。
“加快建立健全現代生態文明體系,推動全產業鏈的綠色低碳發展。”曾鴻鵠委員建議,建立有組織的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創新體系,助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以生態文明理念賦能產業鏈,構建綠色低碳產業創新集群;加強有組織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生態文明達到更廣泛的國際共識。
蔡中平委員表示,必須深入踐行“兩山”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節約優先、綠色發展,生態惠民、產業富民;必須堅定不移厚植生態環境優勢,筑牢南方生態安全屏障,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和自然生態資源監管,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必須堅定不移拓展“兩山”轉化路徑,打造萬億林業綠色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打造產業集群,激發產業活力。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