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為首都高質量發展 貢獻政協力量>委員履職
北京市政協委員楊利慧: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只有在與時代共鳴的基礎上,才能開創新的發展范式和新的發展藍圖。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集體智慧和生活經驗的結晶,是中華文明綿延賡續的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是維護民族認同和國家文化安全的根本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民間文學和民俗學,其理論與方法構成了非遺工作的重要學理基礎,其研究對象是非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元素。其中,神話作為民族傳統文化的根脈,深深鐫刻著各民族的思維、情感和社會生活的烙印,為我們了解民族的精神、智慧以及社會發展的歷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窗口。
立德樹人
楊利慧師從“中國民俗學之父”鐘敬文先生,他一生正直嚴謹,筆耕不輟、誨人不倦,“正直、勤奮、淡泊”的人生信條對楊利慧產生了極大影響,成為她激勵自己不斷奮發向上的座右銘。
從1996年楊利慧留校工作開始,27年來,她對待工作始終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對待學生始終循循善誘、充滿愛心,甘愿付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用自己的專業學識和人生領悟來啟迪和幫助學生。從工作伊始,楊利慧的課堂便是闡發和傳承中國各民族優秀民間文化的陣地。通過對民俗和民間文學的展示和分析,引導學生領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闡釋其中蘊含的傳統價值觀以及世代相傳的民眾智慧和創造力,樹立學生對中華民族及其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為了解決神話學學科體系構建薄弱,缺乏符合中國國情、反映中國學術成就的學科體系以及教材的問題,楊利慧歷時10多年,寫成國內神話學領域第一部國家級規劃教材《神話與神話學》。該書融匯她多年從事神話研究和教學心得,反映了中國神話學的建設歷程和當代成就,顯示了中國學者構建中國特色學科體系的努力。該書被列入“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被認為是“神話學課程在我國高等教育學界教學體系中成熟的標志”。
作為研究生導師,楊利慧先后培養出15名博士生,42名學術型碩士生,其中37人次獲得國家級和校級優等獎學金及民俗學界的獎勵,7人在畢業時和工作后被評為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北京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師德標兵和十佳教師等。楊利慧本人也榮獲教育部首屆青年教師獎、霍英東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北京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北師大教學名師獎、勵耘優秀青年教師獎、錢瑗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北師大優秀新生導師等。
楊利慧參加北京市政協網絡直播宣講
致力于傳統文化研究
楊利慧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民間文學、民俗學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學是一門國際性的學科,但也帶有強烈的族群和地域特點。她的導師鐘敬文先生晚年一直倡導要“建立中國民俗學派”,認為中國民俗學應該有自己學術自主意識與學術貢獻,要從本民族文化的具體情況出發,進行符合民族民俗文化特點的學科理論和方法論建設。這一主張也成為楊利慧學術奮斗的目標和動力。
楊利慧所著《神話與神話學》(2009)從中國學者的視角建構起一個新的神話學體系,被日本金蠅初美教授認為是“在前進的世界學術廣場上樹起一面鮮明的中國旗幟的實踐著作”。她對“神話主義”概念的創新性闡釋和系列研究,被一些學者認為“是鐘敬文先生所倡導的‘中國民俗學派’的探索性成果”。
199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民俗學界盛行以文本為中心的研究的方法和“向后看”的視角。對此,楊利慧研究和譯介了當代國際民俗學晚近理論流派,特別是表演理論、民族志詩學、民俗主義與公共民俗學等,撰寫了系列相關論文并翻譯了表演理論的代表性著作《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推動了新時期中國民俗學與國際民俗學前沿的深度交流,進而推進了中國民俗學從“以文本為中心”到“以語境為中心”的學科范式轉向。
針對民俗學學科中根深蒂固的“向后看”取向,提出應切實推進民俗學“朝向當下”的轉向,探索當代民俗資源轉化利用的研究歷程和實踐路徑,為民俗學拓寬視野、實現“朝向當下”的轉向提供了學理基礎和研究范例。
迄今為止,楊利慧共出版有中英文學術專著10部、學術譯著和編著7部,發表中、英、日文學術論文和譯文一百余篇。目前正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一般項目1項,完成省部級以上項目3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7項。
楊利慧帶領學生調研大運河文化
“傳播中國民間文化的大使”
2014年,楊利慧作為中國民俗學會代表團團長,參加了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召開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九屆常會。在這次會議上中國民俗學會作為專業組織,成功通過競選,成為政府間委員會12個非遺項目審查機構之一。
2015年到2017年,中國民俗學會組織專家團隊,作為審查機構成員,評審了各締約國提交的47個申報項目,在國際多邊文化交流中展現了中國民俗學者的專業力量和對國際社會的貢獻。
讓她記憶深刻的是2016年,中國申報將“二十四節氣”列入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民俗學會也是“二十四節氣”的申報主體之一。按照規定,她們作為審查機構成員,不能審查自己國家申報的項目,但是可以利用自己在評審工作中積累的經驗,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提供理論支持,為即將舉行的常會上可能發生的論辯做準備。當政府間委員會經過評審,正式通過決議將“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代表作名錄。當大會主席在來自全世界121個國家的700多位與會者的面前,莊重地宣布這一決議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那一刻,楊利慧和所有與會的中國代表一樣,激動地站起來,拼命鼓掌,為中國燦爛的傳統文化而由衷自豪。
2020年,楊利慧作為中國專家代表,擔任“2020韓國全州推進非遺保護國際大獎賽”的評委。
這些經歷使得楊利慧有較多機會了解聯合國框架下的非遺保護理念和實施方法,把握來自全球的非遺保護工作的先進經驗,并觀察和反思其中面臨的困境和挑戰。同時,她也積極利用各種契機,彰顯中國非遺保護的成就與經驗,向全世界交流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被外國友人親切譽為“傳播中國民間文化的大使”。
楊利慧在英國BBC紀錄片《中國春節》里介紹中國文化
發揮專業特長,做好參政議政
楊利慧是北京市政協兩屆的資深委員,她認為政協是一個大學校、大舞臺、大家庭,有許多良師益友,有展現自己專業的空間,更有很強的包容性和凝聚力。政協委員既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接過這份榮譽,擔起這份責任,就應緊扣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以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認真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
為切實服務北京市的“四個中心”建設需求,楊利慧以自己的專業研究為基礎,提交了“北京中軸線保護應同時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關于創建“北京國際非遺周”和“北京大運河非遺之旅”、關于創設“中非文化遺產和文化創意北京高端論壇”等提案和社情民意,得到北京市委主要領導同志的批示,有的已經被采納落地,起到了促進首都非遺保護以及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的作用。
年初的兩會,楊利慧圍繞完善首都非遺保護機制,切實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進行建言獻策,積極提案。面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她建議更多鼓勵“非遺在社區”的理念和相關實踐,設立專項資金對非遺資源開展系統的搜集、整理和建檔保護,并打造數字化的“北京非遺之旅”文化地圖,為國內以至國際的非遺保護提供“北京樣本”。
去年上半年,按照北京市委確定的年度重點協商議題,市政協舉行了“加強三條文化帶保護與發展,守護好千年古都歷史文脈”議政會。楊利慧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選擇圍繞“創建長效保護機制,強化文旅融合,推動北京大運河文化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在議政會上做了匯報發言,讓她更充分地領會到“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的有機結合”的強大力量,也更深切地體會到作為政協委員的責任和擔當。
編輯:張佳琪